(本報訊)在美國股市屢創新高的同時,生技股也以強勁姿態上漲,那斯達克生技指數(NBI)已從四月低點以來上漲近三成。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艾齊瓦‧菲爾特近日訪台時指出,生技股目前估值極具吸引力,且受惠於併購潮、AI 應用等多重利多題材加持,前景持續看好。
估值處於低位,併購與AI推動長期成長
艾齊瓦‧菲爾特分析,從那斯達克生技指數總市值佔研發支出比重來看,目前仍處於近 15 年低位。由於當前的研發投入將直接驅動未來新藥營收,這代表投資人目前是以非常低的成本,購買未來的創新藥物潛力。
他進一步指出,生技產業正迎來兩大結構性利多:
- 併購潮將持續: 預計在 2030 年前,大型藥廠將面臨約 1500 億美元的專利懸崖。為了維持藥品的獨佔權和產品線,大型藥廠有強烈動機積極併購具備潛力的中小型生技公司。
- AI 大幅提升生產力: 隨著 AI 融入藥物發現、臨床試驗、患者群體辨識、甚至藥品行銷等各個環節,將大幅提升生技產業的生產力與投資回報。
臨床試驗成功率提高,增強市場信心
在核心的基本面上,生技藥品的後期臨床試驗成功率顯著提高。根據 Jefferies 的統計,今年第二季二、三期試驗的正面結果比例達 51.8%,第三季以來更提高到 62.2%,遠高於過去三年的平均值(40.72%)。艾齊瓦‧菲爾特認為,這是因為 2022 年和 2023 年緊縮的利率環境,促使資金只流向成功機率最高的公司與藥品,形成了有效的「自然選擇」作用,並增強了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