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股真的很黏,上不去又下不來,上不去主要是技術面衝過年線,年線向下,自然就很黏,下不去是因為基本面就在這裡,資金面會比基本面早半年線,股市上去了,什麼事都沒有了。平心而論,日KD還在修正格局,雖然今天挑戰5日均線,沒有辦法站穩,日KD也無法交叉向上,而且日KD不是在50附近,在高檔交叉向上,還是背離。
道瓊、那斯達克也都是在年線附近很黏,台股沒有回測年線是因為費半非常強,費半就是景氣的龍頭,製造業指數就是從最上游的設備開始,所以我說要先上游後下游,從IC設計、矽智財一路下來。如果你買高怕跌、買低怕不漲,你就去買現在的價位,不管會不會震盪,未來會不會過你買的價位?如果會過,就是中長線保護短線,但如果你現在去買,不敢保證現在的價位會過,就短線操作。
日KD還沒交叉向上就是事實,做短的或資金比較少的,就等日KD重新交叉向上再進場。輪動快速,之前我做過華孚和康舒,但快速的輪動一定是告訴你盤在震盪修正的格局,你不妨把一向想做短的心拉回來,平靜下來,去想中線保護短線,比你跟著大盤輪動團團轉好太多了,你買得安心、放得也安心。中長線資金比較多的人,就是14945到年線之間金字塔式的佈局。
最好的覇佔主流方式就是月KD低檔、週KD低檔、日KD也低檔,現在月KD低檔,日KD、週KD在高檔,長線還在低檔,所以我從去年就告訴你,2023年台灣長空的格局要結束,而且主升段的漲幅不會小於初升段的2500點,所以至少會到16500。台股目前還是長+短,目前為止的技術面,還沒有到可以全部抱波段的時候,短線操作就強恆強,但以長期來說月KD才剛交叉向上,通通都是低檔,只是你要擔心中間有沒有短線漲多的震盪修正而已。
中長線覇佔主流絕對是從低基期、利空之中開始,現在的台股是在主升段已經漲上去之後的震盪格局,你就等震盪完成時霸佔主流。蜀芳一路都帶你覇佔主流,解封概念股材料、王品、晶華、雄獅,生技100元的美時、30元的南光、寶齡富錦,到這一次電子上游400元的創意,700、800元的世芯,還有新唐、茂達、天鈺,都是當時市場不看好,做波段賺的錢比殺進殺出賺得多。
台積電你幹嘛跟著巴菲特?這三年來波克夏的績效排行其實並不高,每一年都江山代有才人出,重點是你要如何在資金面、總經面、基本面、技術面去配合。
人造奶肉公司金穎生技,當時才5、60元,到現在有2成以上。電動車是所有產業大老一致看好,你跟著我400多元去買國巨,中間打下來報紙說要調降財測,我說這個記者連國巨併感測元件公司、不再是被動元件變成車用公司都不知道,你賣最好通通給我,短短一週今天收在575元,差多少。天鈺從80幾元做到180幾元,這是幾成?新唐最後加碼在120幾元,沿路漲停到156元,我說150元會震盪,這是長釘股,自己留意。我說你錯過天鈺,世界先進報明牌,PMIC、二極體,茂達、矽力、台半(我賣掉了)、強茂、朋程,都可以留意,茂達拉回,大漲你出了一半,拉回就是你的機會,要配合個股的基本面和大盤的技術面。光頡今天創高來到年線,第一次到年線都會震盪,你就不要過度追高。
創意、世芯,市場上永遠有酸民,創意好就說世芯差,世芯好就說創意差,何必?你喜歡做短沖來沖去就做創意,但你問我今年誰獲利比較好我就說世芯,我買了3次,我的成本最高不過800初頭而已,你自己留意,你問我誰是千金?二個都可以啊,IP股多頭本益比可以30-40倍。
鈺太220幾元是送分題,聯發科買300元一定會來,到了300元一定會震盪,我有沒有說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