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日開高走高,終場收在22349點,上漲454點,成交量4160億元。切入股神系統,最大權值股台積電、電子股、大盤空頭格局未變,大盤修正線型架構需要足夠時間與空間,今年台股至7月大漲7247點,從7/18至今最多下跌了4754點,不到一個月左右就收回上半年超過一半的漲幅,時間還不夠將架構修正至完整;雖然有反彈,但線型早已被破壞,累計仍下跌2067點,目前反彈2687點,甚至不及8/2加8/5兩天的跌幅,不應因小小的反彈便迷失方向。
市場上很多人以為連日反彈是台股翻多的訊號便不斷喊多,然而這僅是空頭反彈而已,將被套牢慘重。而我正確解讀趨勢架構,大家跟著我進場做多時很輕鬆,放空時一樣很輕鬆!6/20到8/15帶領會員進場,會員(普)多空雙向操作,多單方面,10筆對8筆,看到19支漲停板!淨賺71.8元;空單方面,出場10筆,賺57.5元,共賺129.3元,會員(特)9筆對8筆,淨賺178.6元。高手的獲利,會隨著時間慢慢浮現,那些天天獲利的操作績效都是誇大不實的!
台積電權值佔台股34%左右,將牽動台股指數,縱使台積電今日反彈2.7%,但我認為台積電仍處於空頭格局,然而台積電究竟面臨甚麼問題呢?第一個問題是台積電累積投資美國廠650億美金,但四年過去了,廠房仍並未蓋好,也並未產出任何半導體產品,「張忠謀:台積電不適合在美國建廠」因台美勞工的職場文化差異,美國進度延宕。另外,縱使台積電有技術上的優勢,但其追兵非常多,被大陸追上不是機率問題,而是時間問題。其中一個十分競爭的對手正是中國的華為,華為做為一間能夠挑戰美國所有龍頭企業的公司,鴻蒙作業系統上可以挑戰微軟及谷歌;手機上挑戰蘋果;資料庫上挑戰甲骨文;通訊上挑戰思科;晶片上挑戰高通;汽車上挑戰特斯拉;光刻機上挑戰阿斯麥,如此競爭的公司一旦在技術上追上台積電,台積電的價格、產能優勢將蕩然無存,而這一切將會發生在未來,是時間問題,不是機率問題。日前新聞:「中國晶圓大廠削價競爭」而這影響到了台灣中低階晶圓廠股價,切入股神系統,可以看到聯電、力積電公司股價委靡不振,台積電相關廠商環球晶、漢唐股價疲困。
新聞解讀「北電不足 台電未來三年缺很大」「政院:北部確實電力不足」長期仰賴南電北送,缺電200億度電,晶圓片製作和AI產業都需要大量電力,重電三雄怎麼看?中興電、華城、士電空頭格局。「鴻海獲利靚 外資按讚」鴻海早已出現空頭走勢,上漲只是空頭反彈。「法人仍有信心:AI大趨勢未變」但 AI伺服器的散熱市場,雙鴻、尼得科、奇鋐股價分別跌49%、51%、41%。
科技革命的受益者分成三個階段,首先是硬體供應商、其次是應用軟體、最後利用軟體模型開展的商業盈利模式,硬體供應商會是第一波受惠的族群,但也是第一波退潮的,AI供應鏈硬體供應商的緯創,我很久之前就說緯創的架構不對,股價早在今年2月就見高點,現在已經跌到8個月低點。AI族群應該步入第二階段的應用層面,包含基礎大模型、行業模型、手機端應用等,郭明骐:「AI換機潮不如預期」,現今AI產品推出的產品因沒有殺手級的應用,刺激消費的效果還是有限,而我早在5/22便提示AI:「AI NB、AI PC還有在呼吸的嗎」,緯創、仁寶、宏碁格局都不對,只是當時全市場都看好,很多人就陷入了眾說紛紜的迷失。
貨櫃三雄該怎麼看?2021/7/20在解盤時,我就提醒航運類股要開始倚天屠龍,如今長榮、陽明、萬海,跌超過80%,在高檔買進被套牢的散戶一定非常痛苦,只有經驗豐富、分析精準的專業的人才能帶領大價避開套牢風險,跟隨對的人,輕鬆獲利,這就是理想的股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