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科學家們研發出一項新技術,可將紙轉化為純碳的碳化,並將紙中的纖維轉化為電極,由此可將一次性包裝盒、紙袋、紙箱等廢紙用來做成可充電電池,為手機、醫療設備、甚至電動汽車供電,比傳統電池更環保,成本也更低,而且電極可以承受普通電極5倍大的壓力,重量只有一半。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期刊《增材製造》上。
將廢紙轉化成純碳 過程近0碳排
實驗中的紙來源於一次性包裝紙和紙箱,研究人員先把紙暴露在高溫下,並用鐳射切割,使其形成不同的幾何形狀,然後在沒有氧氣的爐中將紙加熱到1200°C,將紙還原為可用於生物燃料的純碳、水蒸氣和油。因為這個碳化過程是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發生的,產生的二氧化碳少到可以忽略不計,可以無污染的解決掉廢紙垃圾。
儲存電量更多、結構更強、更耐用
測試表明,廢紙燃燒後的碳塊,在儲存電量方面比現有的化石燃料石墨製成的碳儲存電量更多,結構強度也是現有碳陽極的4倍。目前陽極占鋰離子電池總成本的10%至15%,因此種紙化碳陽極可以明顯減少電池總成本,而且更耐用,可以充放電達到1200次,至少是手機電池陽極耐用性的兩倍,還更柔韌,可承受比同類電池更多的物理壓力,吸收破碎的能量高達5倍。
現在電動汽車的兩大龍頭比亞迪和特斯拉,所使用的電池重量分別是310KG和471KG,研究團隊估算,如果改用紙碳化陽極材料,重量可以減輕一半。
廢紙垃圾通常是焚燒解決=大量污染
2020年在新加坡生產的垃圾中,包括廢棄紙袋、紙板、報紙和其他紙包裝在內的紙張垃圾占近五分之一。
該專案負責人之一賴昌全教授表示,紙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非常廣,同時產出的廢紙垃圾除了焚燒解決,幾乎沒有別的方式,牛皮紙的焚燒更是為環境帶來極大的污染。這種方法能讓牛皮紙重新煥發生機,以滿足對電動汽車和智慧手機等設備日益增長的需求。
已申請專利 盼商業化 用在電動車上
目前研究團隊已向南洋理工大學創新和企業公司NTUitive申請專利,計畫將這個全新的發明實現商業化,真正的使用在電動車上。接下來研究團隊將進一步研究,如何再增加儲能容量,並減少紙張轉化為碳所需的熱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