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都還沒用熟 各國6G之爭開跑!

(本報綜合報導)5G對大家來說已經不陌生,自2020年全球5G時代正式開跑,至今全球已經有超過兩百多家電信商完成了5G商用網路的建置,全球5G用戶數超過7億,商用終端設備包括手機、平板及其他穿戴裝置等移動設備超過1200款。部份國家為了「超前部署」,更早已經開始為6G提前鋪路。

NCC:開台兩年 5G滲透率遠低於4G

然而,其實全球4G網路使用者依然遠遠超過5G,因為疫情造成的供應鏈之亂,成本過高,建設遞延,目前全球只有72個國家建立5G網路。週三(7/27日)台灣5G開台兩周年,NCC公布5G用戶數達567萬,5G用戶滲透率24.46%,遠低於4G開台兩周年時的用戶滲透率62.29%。

vivo發布6G白皮書 估2030年商用

本週三(7/27日)全球前五大手機品牌之一的中國vivo在北京舉辦6G論壇、發布最新6G白皮書,提出6G將提供超強通信、基礎資訊、融合計算三大服務,不僅連接人與人,還將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提供連接,預計到2030年將連接上千億台設備。

更快、更可靠、流量更大、覆蓋更廣

vivo指出,6G服務需要綜合考慮需求、技術和代價,平衡性能指標和效率指標,與5G相比,6G將進一步提升通信能力,支持沉浸式XR、無人操作等更多用途,其資料速率、可靠性、流量容量等性能指標都比5G要提高好幾倍,網路的覆蓋範圍也將進一步擴展。

俄羅斯官方:預算149億元 研發6G!

此外,週二(7/26日)俄羅斯《生意人報》報導,俄羅斯數位發展、通信和大眾傳媒部副部長奧列格.伊萬諾夫受訪表示,將在2025年前向俄羅斯國內二家權威科技研究所撥款300多億盧布(約新台幣149億元),用於推進國產6G國內通信設備的研究專案。

全球開第一槍的是2019年芬蘭

不過中俄並不是第一個朝6G前進的國家。早在2019年芬蘭奧盧大學發佈了全球首個6G白皮書以後,包括華為、中興、諾基亞、愛立信等各家通信巨頭,每年都會發佈一份屬於自己的6G白皮書,在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同時,也積極地研發相關技術、制定標準,將抽象的6G願景逐漸具象化。

三星:傳輸能力比5G提升百倍

在三星公佈的6G白皮書中,6G網路的傳輸能力相較5G有望提升百倍以上,其峰值資料速率可能達到1Tbps,是5G的50倍,延遲小於100微秒,是5G的十分之一。在此基礎之下,元宇宙、全息通訊都可以實現,讓遠端通訊、線上教育、醫療保健、遊戲娛樂、商業廣告等領域進入下一個階段。聽起來很厲害?當然裡面也有非常多的專業技術門檻有待跨越。

尷尬的5G…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不過如果問問已經使用5G的朋友們,和4G有什麼不同?大部分消費者的回答可能都是:沒啥感覺?的確,5G速度比4G大幅提升,可以看高清影片、遠端會議,不過4G也只是稍微慢了點、還算堪用;但5G的高速又還不及6G,足以真正「完成」元宇宙、AI、車聯網、全自動駕駛等未來的科技「夢」,這使得5G技術目前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上,加上疫情、全球升息、及通膨等全球總體經濟市況不佳,資費也高於4G,造成了5G滲透率無法超過4G的現況。

最快商用也是2028年 還是先搞5G吧

雖然家國際通訊大廠紛紛入場「預研」,但可想而知距離6G商用還有很長的時間。根據各家廠商的樂觀估計,6G網路最早也要到2028年才有機會啟動商用測試,因此全球還是先提高5G覆蓋率、開發更多5G應用,讓大家能舒適地用上5G網路。

至於6G,還是十年後再聊吧。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延伸閱讀

MWC大會:AI集科技大成 就是未來

AI+手機、AI+PC/NB、AI+眼鏡、戒指、耳機…還有什麼不能加的?

這次不敢吹牛 華為確定沒有5奈米晶片

拆解華為新手機,裡面並沒有5奈米晶片,而且科技水準仍停留在舊時代。

華為出新機 台積電5奈米幫的忙?

曲博科技教室:華為新手機解剖後,就能解開5奈米晶片之謎。
訂閱168電子報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