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氫能源發展至今,一直都被認為是高成本、離落地還很久的夢,不過近日卻有越來越多相關進展,甚至近日還傳出氫燃料一直以來的最大反對黨馬斯克宣布要終止製造電動車、研發氫燃料車!不過投資人先別興奮,經本報查證,這是一則假新聞。
2026年推出、型號Model H…好逼真!
有外媒於10月底報導,特斯拉將逐漸從電動車轉向氫能源,這項消息對市場投下了震撼彈,報導內容甚至寫出首款氫燃料車的型號為「Model H」、將於2026年推出等細節,並稱特斯拉也計畫解決氫能源儲存及基礎設施等問題,以推動氫燃料車的普及。該新聞被不少媒體引用,甚至還有評論認為,以特斯拉突破電動車及自駕瓶頸的創新能力,若真的全面投入氫能源領域,前景令人期待。
馬斯克:氫能是最愚蠢、糟糕的選擇
事實上,馬斯克9月還在X上嘲諷說「燃料電池和氫能汽車,讓雷射雷達看起來很智能😂」;更早之前在5月的訪談中更大肆抨擊氫能是「我能想像到的關於能源儲存的最愚蠢的事」、「這一點我真的怎麼強調都不為過,我被問及氫的次數可能遠遠超過 100 次,也許 200 次…氫氣是一個糟糕的選擇。」
有網友指出,該新聞可能來自於馬斯克在4月1日愚人節的一則貼文,不過本報並沒有找到該則貼文。
And fuel cells and hydrogen combustion cars make LiDAR look smart 😂
— Elon Musk (@elonmusk) September 9, 2024
氫能很乾淨 但重重技術瓶頸有待突破
氫能源透過膜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產生電力以驅動引擎,整個過程中唯一的副產品只有水蒸氣。但一直以來難以普及,最大的原因就是電動車可以在家充電,氫能車只能靠加氫站,而且儲存需要高壓碳纖維罐,此外氫的提取過程還會產生二氧化碳。
Toyota推出可攜式氫氣罐創新方案
說到氫能源車,就不能不提從2014年就發表了全球第一款氫燃料電池汽車的Toyota。為了應對加氫站不足的問題,10月Toyota推出可攜式氫氣罐的創新方案,用法就像台灣電動機車Gogoro的電池交換站一樣,希望能解決加氫站建設的成本問題,同時也預告這些氫氣筒可以被廣泛使用於偏遠地區,成為家庭能源或設備的電力來源。

德國氫能火車 一罐氫氣跑 2803 公里
其實不止汽車廠商看中氫能,德國的施泰德鐵路公司(Stadler Rail )已經開發出RS Zero原型車,既可以使用電力,也可以使用氫氣,或者兩者結合使用。該列車用一罐氫氣行駛了 46 小時、行程 2803 公里。RS Zero 採用相對輕質的設計,並有單車頭、雙車頭二種車型,兩種車型最高時速均可達到 120 公里。

各國積極推動氫能產業 應用更擴大
除此之外,各國政府也正在投入開發更具成本效益的綠氫生產技術,例如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再生能源進行電解水製氫,台灣政府也在積極推動相關產業;各地也開始建設加氫站等基礎設施,為氫能車輛的普及奠定基礎。研究領域則在不斷推進,開發更安全、高效的儲氫材料和技術。這些都促使氫能應用領域的擴展,除了交通運輸,氫能還被應用於工業、建築等領域,如氫能鋼鐵、氫能供暖等。
長程、工商用氫能;短程、自家用電動
也就是說,氫能源的確是可期待的清潔能源之一,不過馬斯克沒有改變想法、氫能車要取代電動車也還早得很。事實上,氫燃料可能更適合商用及大眾長距離運輸或工程方面,而電動車則更適合在城市內短途行駛及私家車。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意味著兩個技術領域都值得關注,尤其是那些致力於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