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曆新年之前太空好熱鬧,大家手牽手上太空!過去一周太空科技領域消息好多,除了SpaceX、藍源之外,還來了一場美、日、台跨國合作,台灣更是首次國際登月任務,創下重要的里程碑。
美日民間公司登月器 搭SpaceX火箭出發
15日, 2家分別來自美國和日本的民間太空公司共同利用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將各自月球登陸器發射升空,凸顯全球登月熱潮,並標誌著國際合作在太空探索領域的新進展,預計登月器將在未來數月內抵達月球軌道,執行科學實驗和技術驗證。

台灣首次國際登月任務 也跟著發射成功
其中,台灣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系自主開發的深太空輻射探測儀,就搭乘了日本太空新創公司的登月小艇,透過獵鷹9號一起上月球去了!中央大學表示,這台深太空輻射探測儀歷經兩年時間開發,設計短小輕薄,重量僅399公克,左下角印有國立中央大學校徽,以及Made in Taiwan字樣,是台灣第1個自製的登月科學酬載,也是第1次飛離地球軌道。該探測儀將用於研究深空環境中的輻射特性,為未來深空探測任務提供重要數據支援。

貝佐斯藍源:新葛倫火箭首度發射成功
隔天16日凌晨,貝佐斯的航太公司「藍源」發射旗下首枚軌道運載火箭「新葛倫」,並成功越過國際普遍定義大氣層和太空交界的卡門線。這是該公司首次進入地球軌道,透過這項代號NG-1的任務,世界第2富有的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將目標直接瞄準世界首富馬斯克,火藥味濃厚。
星艦試飛失敗 馬斯克:煙火很娛樂!
而就在同一天,16日下午SpaceX的星艦(Starship)第七次試飛未能成功,發射約8分鐘後,第二級火箭與地面失去聯繫,隨後確定發生了「非計劃的快速解體」,不過第一級推進器則成功由俗稱「筷子」的機械臂夾住回收,這是SpaceX在3次嘗試中第2次成功回收。馬斯克在X上貼出據信是太空船解體後、碎片如煙火從空中落下的片段,並自嘲說:「成功是不確定的,但保證有娛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