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艦3度試射順利進入太空繞地滑行大躍進!

(本報訊)上期本版報導SpaceX及日本民間太空新創公司SPACE ONE都宣布本週將進行發射任務,一邊是已經試射失敗二次、面臨登月計劃時間壓力的星艦,另一邊是雄心勃勃要拚成為日本民間獨自發射衛星首例的KAIROS一號機;本週任務結果出爐,雙方的心情完全反轉,星艦取得巨大的成功,而KAIROS一號機則爆炸告終,下次繼續努力。

走新路線成功 雖最後失聯仍是巨大進步

SpaceX週四(14日)第3度試射無人太空飛行器「星艦」,順利進入太空繞地球滑行,這次飛行距離比前兩次試射都還遠,前兩次試射時,推進器都在半空爆炸。

SpaceX指出,前兩次試飛的路線為從南加州的星艦基地起飛後,完成接近1圈的軌道飛行,隨後進入大氣層,並且墜入夏威夷附近的大海中,整個過程計劃持續90分鐘;而這一次試飛則計劃讓飛行器墜入印度洋:「這條新的飛行軌道可以同時測試新技術(如在太空中進行點火)並更加確保公共安全。」

雖然太空船在升空後約一小時後失去聯繫,可能是在重返大氣層時燃燒或解體,抑或墜入大海,SpaceX公司及業界都給予高度肯定,認為這是巨大的進步。

星艦計劃如果成功…上太空只要30萬

星艦之所以如此受到關注,可不只是因為馬斯克很會刷新聞熱度。星艦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載人飛船,理想狀態下,還將成為可完全重複使用的運輸系統,也就是發射成本會大幅降低。就馬斯克的設想,最終版的星艦單次可載運100人,如果真的像SpaceX所設想的「每天都發射」、「太空旅行變成日常」,預估‍報價將從貨運每公斤1萬美元、客運每人8千萬美元,降到貨運10美元、客運1萬美元。

日本民間火箭發射失敗爆炸:下次再來!

另一邊,日本太空新創公司SPACE ONE的小型火箭KAIROS一號機在週三(13日)上午、星艦試射的前一天於和歌山縣的發射場升空數秒後爆炸,發射宣告失敗。KAIROS一號機的碎片飛散到發射場附近,看似為火箭殘骸的東西也從空中掉落,並冒出大量白煙與火焰,起火的殘骸一度導致發射場周邊的山林發生火災,幸好發射台附近當時沒有人員,無人受傷。

社長豐田正和表示「將正向看待這次結果,並放眼下次挑戰」,也透露重啟發射的決心。

SPACE ONE看準航太市場擴大,瞄準各界把小型衛星送進太空的「太空宅配」需求日增,計劃2020年代每年發射20次,2030年代每年發射30次。

中國2025試射可重複火箭:突破關鍵技術

僅管目前SpaceX、美國在全球的太空競賽上遙遙領先,但仍不能掉以輕心。週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宣布,為適應商業航太市場需求,正抓緊研製4米級(最大直徑4公尺)、5米級可重複使用火箭,計畫分別於2025和2026年發射。並稱相關關鍵技術正在逐一克服,整體研製進展順利。中共官媒新華社報導並指出,美國目前在可重複使用火箭研發居於領先,中國正在後面追趕,火藥味濃厚。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延伸閱讀

訂閱168電子報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