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六八出版社   客服信箱:168@168abc.net  總編輯翁立民24小時申訴專線:0927 787 033

國衛院血管新生技術 糖尿病免截肢!

對慢性缺血性疾病,如糖尿病足患者而言,截肢是如影隨形夢魘,國衛院攜手清華大學研發「預血管化組織構建體」,如在體內放入造血管毛胚屋,加速血管新生,可望降低截肢風險。

幹細胞+3D列印 新技術幫助血管新生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糖尿病患者的周邊血管阻塞往往比較廣泛,而且會影響較小的動脈,糖尿病足部潰瘍及截肢,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

由國家衛生研究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所長林秀芳與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副教授王潔所帶領合作研究團隊,共同開發出結合幹細胞與3D列印支架的高通透性「預血管化組織構建體」,提供一個血管新生的新穎技術。

未來可應用於開發 人造組織或器官

林秀芳表示,這項新技術有望加速血管生長,助周邊血管正常流動,降低糖尿病足等慢性缺血性疾病截肢風險,並避免截肢後的較高死亡率。未來也可成為體外不同組織或器官工程所需血管系統並與其它種類細胞進行搭配開發出人造組織或器官,作為藥物測試或器官移植所用。

就像毛胚屋 加工就能變成不同器官

國衛院細胞系統所博士後研究員蔣偉程表示,結合幹細胞分化後的血管前趨細胞與3D列印的PGSA立體支架經誘導成血管內皮細胞程序,建構出預血管化組織構建體。蔣偉程將血管新生形容為蓋房子,PGSA如建築物骨架,血管內皮細胞是內部管線,預血管化組織構建體就像具備管線毛胚屋,加工就能變成不同種類的建築,也就是器官。

盼盡快進入臨床人體試驗

這項新技術在治療缺血性創傷動物實驗發現,移植此構建體在與受傷部位組織結合後,顯示移植部位有血流蓄積情形,移植此構建體相較於其它組別,能顯著促進受損部位的血管生成。林秀芳表示,團隊下一步將繼續證明生成速率,希望盡快進入臨床人體試驗階段。(新聞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不用動手術!直接在你體內3D列印

奶奶膝關節磨損,卻沒有體力承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幹細胞體外受精嬰兒誕生!已獲多國許可

(本報訊)自 1978 年以來,已有數百...

全球首間3D列印飯店 2026年完工

沙漠中央,房間每晚價格將落在200至450美元之間。

用樹木纖維培養人類幹細胞 不怕排斥反應!

日本九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賦予木質材料新的功能...

硬幣大小的 3D 列印機 放進口袋帶著走!

不再單單是實驗室中的龐大機器,而是可以手持和攜帶的設備。

以色列研究:用幹細胞 育成極似人類胚胎模型

(中央社)以色列科學家團隊近期在毋須借助精子、卵...
訂閱168電子報

專欄文章

馬斯克:腦機介面 未來可望意念操控人形機器人

終極目標:大腦物聯網、人類新演化!

19歲鄉下少年用玉米殼製藥 獲全球大獎

太貴的超強抗病毒藥物,用農業廢料玉米殼,成本大減625%

AI診斷筆 寫字辨識帕金森氏症 準確率逾95%

結合AI數據分析,只要寫字就能早期辨識帕金森氏症。

不用動手術!直接在你體內3D列印

奶奶膝關節磨損,卻沒有體力承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生物相容超音波接收器 體內、水中都能無線充電

心臟節律器、神經刺激器、水下無人機、潛水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