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Meta 創辦人祖克柏近日提出一項引發廣泛討論的未來預測: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每天將與數十個 AI 互動,甚至會把 AI 當作生活中最親近的朋友。他指出,現代人渴望更深層次的社交連結,但現實中擁有的密友數量遠遠不足,AI 將有潛力填補這個缺口,成為陪伴、交流與支持的對象。
不只是工作助理 還要能情感支持
祖克柏強調,Meta 的 AI 不追求超越人類,而是打造「有幫助、支持性強、具同理心且有趣」的 AI 夥伴。為實現這個願景,Meta 正積極開發具娛樂與情感支持能力的 AI 角色,而非僅限於工作助理。Meta 也投入大量資源打造自家晶片與語言模型,如 MTIA 晶片與 LLaMA 模型,並推出獨立 AI 應用「Meta AI」,準備將這些 AI 角色整合進智慧眼鏡、VR 裝置等硬體,全面滲透用戶生活。
反對:恐加劇孤立、削弱真實互動力
然而,這項預測也引發質疑。部分人擔憂,過度依賴 AI 朋友可能進一步加劇社會孤立,削弱人際連結與真實互動能力。尤其來自社群媒體背景的公司,先是推動網路社交,後又試圖用 AI 解決孤獨問題,更顯諷刺。
贊同:虛擬治療、陪伴型聊天機器人
儘管如此,也有觀點認為 AI 作為情感支持工具已展現潛力,例如虛擬治療與陪伴型聊天機器人,未來技術成熟後,具備理解、共情與個性化互動能力的 AI 朋友或許真能提供人類難以取代的支持。
思考:何謂「友誼」?AI的角色定位?
祖克柏坦言,目前 AI 的情感理解仍處初期階段,仍需克服技術與倫理挑戰,但他相信,隨著自然語言處理與個性化模型的進展,AI 將在未來社交中扮演關鍵角色。
他的預言無論是否成真,已促使人們重新思考一個根本問題:在科技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如何定義「友誼」?AI 在其中將扮演怎樣的角色?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持續關注與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