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從不缺乏創新科技產品的CES消費電子展,過去一周炒熱了科技圈的話題,本報匯整挑選了以下充滿創意、趣味的新穎產品,跟讀者分享。
老黃背後的人型機器人 增加了6隻
今年的亮點毫不意外的是機器人,尤以「機械手臂」、「四足機器人」應用已相當普及,足見機器人代替人類工作的大趨勢。人型機器人方面,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主題演說中秀出的人型機器人,由去年的8隻,增加到14隻,其中美國廠商占多數,中國廠商數量增加。
實用型機器人:3倍人力、不怕離職
來自西班牙的四足機器人Star Robotics主要用於監控和檢查,可連續工作8小時後會自動返回充電站充電,再返回工作場域持續運作,能夠完成相當於3倍人力的工作量,並且已實際應用在機場、垃圾掩埋場、購物中心、變電站等場域。
台灣的新創公司索特機械人(R2C2)則提供特別適用機器犬的管理平台,可用於電力、鐵路等基礎設施的檢查維護,已被鐵路和電廠採用,公司表示,過往訓練鐵道巡檢員需要3個月時間,而訓練完後平均2年內會離職,機器犬可以協助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Agility Robotics的Digit機器人V4版本,增強了末端執行器和頭部設計,提升了人機互動能力,並在現場穩定地搬運箱子;OpenDroids的R2D3雙臂家用機器人,能夠處理如摺衣服和洗碗等家務…族繁不及備載。

陪伴機器人:別問有啥用,就是萌!
而以下這些機器人可能並不實用,但卻能給你帶來安慰及歡樂。
首先,以「創造帶給生活歡樂的機器人」聞名的日本企業Yukai Engineering,帶來了機器人FuFu和Mirumi。FuFu是一款迷你機器人,可以掛在杯緣或碗緣,使用特殊的演算法「Fu-ing System」,透過內部風扇產生涼爽的「呼吸」,有效降低食品溫度,定價25美元。Mirumi則是想復刻與嬰兒互動時的快樂體驗,它可以環抱用戶的手臂或手提包提把等,並透過距離感測器和慣性測量單元感應身邊人類的存在和觸摸,時而抬頭偷看、時而將頭埋進自己毛茸茸的身體,能表現好奇心、害羞、拒絕等嬰兒般的情感,定價75美元。

來自美國的玩具公司TOMBOT展出了自家最新的玩具狗JENNIE,仿拉布拉多幼犬,藉由AI大語言模型的支持實現栩栩如生的外觀、感覺和行為。
還有美國群眾集資平台Kickstarter上的熱門產品,情緒寵物ROPET不只可以自訂眼睛外觀,AI模型還會學習並適應用戶的個性,捕捉用戶的情緒和環境,調整行為以適應用戶的心情。
…同樣族繁不及備載。
掃地機器人:長手了!自己清除障礙
中國的追覓科技和石頭科技,不約而同推出配備了機械手臂的掃地機器人,主打可以自己清除障礙,不過它們目前都只支援抓取襪子、拖鞋、衛生紙等較輕的物體。
石頭科技搭載了名為OmniGrip的機械手臂,搭載的掃地機器人會先查看、偵測和標記散落在地板和地毯上的物體,並在開始清潔之前將它們移出路徑。
追覓科技搭載的機械臂長約有30cm,除了能自主清障,還具有單獨的配件倉庫,能識別清潔需求,導航前往配件倉庫自主更換海綿刷,毛刷等。
工研院AI羽球教練 網球、棒球也能通
特別介紹一下工研院團隊打造的AI羽球教練,利用IC半導體封裝技術,使不同晶片間的距離變短,加速影像擷取和提升運算速度,使用者可以自行觀測揮拍速度、羽球落點等數據,調整姿勢和穩定性。這一套技術已與學校和國內廠商合作,將來不只能用在羽球,也能為網球和棒球等球類打造專屬AI教練。
非接觸感測:監測健康不用一堆儀器
此外台灣廠商參展的還有多款「非接觸」感測裝置,其中一款工研院的智慧舒眠睡墊,看起來就是一條長巾,橫舖在床上,就能輕鬆監測睡眠時的心跳、呼吸等生理數據。
另外一面由台灣新創公司鉅怡智慧(Face Heart)帶來的鏡子,只要照照鏡子,不到一分鐘便能知道自己的心跳、血壓、血氧、心肺、呼吸頻率等生理資訊,可應用在遠距醫療、遠距照護,未來甚至在家中就可以使用。

電鹽湯匙:低鹽/無鹽 也不怕食之無味
另外,本編覺得最厲害的是麒麟啤酒的母公司開發的這支「電鹽湯匙」,能透過電流模擬四種不同的鹹度,讓無法或必需控制鹽份攝取的使用者,即使吃的是無鹽/低鹽的食品,也能體驗到鹹味。售價125美元(約新台幣4156元),對於為了健康而不得不失去美食而痛苦的患者來說真是物超所值。

LG為貓貓打造 空氣清淨機上的寶座!
貓貓們似乎對家裡的空氣清淨機有著著迷一般的興趣,於是LG推出了一款名為AeroCatTower的設備,直接在空氣清淨機上方為貓貓們打造了一個舒適的座椅,還附加熱功能,並貼心地為老年貓貓們設定了階梯,還可以偵測貓貓的睡眠和體重,並將資料傳輸到鏟屎官手機裡。
混合實境試妝超貼合 眼睛不眩光
日本化妝品企業KOSE和Tokyo Electron Device聯合推出了混合實境試妝系統。與傳統的AR濾鏡不同,透過臉部辨識技術和1000fps高速投影機的結合,此系統能使妝容精確地跟隨臉部動作和臉部表情的變化,使用者不是從螢幕中看到自己畫妝的臉,而是實際就畫(映)在自己的臉上,並且使用者在體驗化妝時不會感到眩光。想像未來配合美妝機器人,試好的妝直接幫你畫好,就更完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