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機備貨助攻 8月景氣重返紅燈
(中央社)國發會27日發布8月景氣燈號,綜合判斷分數大幅跳升至39分,較7月大增4分,分數創下2021年11月以來、近3年高點,燈號重返熱絡紅燈,顯示國內景氣持續成長。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邱秋瑩說明,8月景氣燈號重返熱絡紅燈,主要有4大因素,包括AI應用需求熱絡、國際品牌新機備貨效應挹注,以及7月下旬颱風凱米襲台,部分出貨遞延至8月,加上傳統產業表現逐步轉好,基本金屬、機械、塑膠等都有顯著回升。
韓國首爾將推出夜間自動駕駛計程車
韓國首爾市官員週三表示,該市將於本週在首都南部繁忙的江南區推出夜間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這在韓國尚屬首次。 KG Mobility的3輛自動駕駛計程車「Korando Emotion」將於週四開始運營,從晚上11點到凌晨5點,在江南區和瑞草區部分地區11.7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運送乘客。乘客可以使用Kakao T應用程式召喚這些計程車,如果有車,可以點擊「首爾自動駕駛汽車」圖示。每輛計程車最多可容納3名乘客,並將配備一名「測試司機」。

Level 3來了?賓士車主將可免費升級!
賓士正在推動Level 3自動駕駛技術DRIVE PILOT的升級,計劃將其現有配備該技術的車型免費升級,時速從原本的60公里升級至95公里,讓汽車能夠在德國無限高速公路上以最高時速95公里自動駕駛。這一突破性技術預計將於2024年底通過德國交通主管機構的認證,並在明年正式開始銷售。未來,賓士還希望將該系統的速度上限提升至130公里每小時,儘管尚未提供具體的時間表。
OpenAI、微軟、Google等簽署歐盟《AI公約》
歐盟委員會當地時間9月25日公佈了《人工智慧公約》(AI Pact)的首批100多家簽署方名單,該協議旨在促使企業就如何處理和部署人工智慧發布「自願承諾」。雖然歐盟《人工智慧法案》(the AI Act)已於上月生效,但所有合規期限仍需數年才能實施。這就造成了一個不合規的真空地帶,歐盟希望透過《人工智慧公約》來填補這一真空。目前歐盟委員會公佈的簽署方名單包括OpenAI、微軟、Google等,但不包括蘋果和Meta公司。
貝恩:AI需求激增 恐再致全球晶片短缺
根據顧問公司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週三發布的一份報告,對人工智慧(AI)重點半導體和人工智慧支援的智慧型手機和筆記型電腦的需求激增,可能會導致下一次全球晶片短缺。
郭明錤:高通併購英特爾 可能是場災難
天風國際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表示:併購英特爾僅對高通的AI PC晶片業務有幫助,但高通應該沒有強烈動機去併購英特爾才是,此併購案若發生,對高通可說是災難一場。其表示,從英特爾市值約930億美元來看,此併購案對高通的財務壓力極大,且對獲利能力會有立即性的負面影響,淨利率可能從現在的20%+降到個位數甚至虧損。加之考慮各國之後的反壟斷調查,此併購案很難在短期內完成。
蘋果前設計總監與OpenAI合作開發設備
蘋果前設計總監喬納森·艾維證實,他正在與OpenAI合作開發一個AI硬體設備。該計畫目前只有10名員工,其中包括與艾維合作開發iPhone的兩個關鍵人物Tang Tan和Evans Hankey。艾維的獨立設計公司LoveFrom則負責該設備的設計。
OpenAI 融資65億美元 估值飆至1500億
據知情人士透露,OpenAI的65億美元融資獲得了超額認購,這意味著投資者希望投入的資金超過了公司願意接受的額度,甚至超額需求高達數十億美元,這筆交易將使OpenAI的估值達到150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新的投資。這次融資成功意味著OpenAI能夠獲得更多資金來繼續發展AI技術。OpenAI 現在年營收約36億美元,但由於開發成本高昂,公司依然處於虧損狀態,每年花費超過50億美元。因此,這筆新資金對於公司的持續運營與技術研發至關重要 。
人工智慧或將用於介入阿茲海默症治療
微軟研究院與中國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攜手展開聯合研究,基於微軟Azure OpenAI 服務中的多模態大模型,開發了個性化認知訓練框架「憶我」(ReMe),擴展了自動化認知訓練的訓練範圍,為數位化認知訓練提供了新方法,有望幫助延緩認知下降。
馬斯克:2年內向火星發射5艘太空船
SpaceX創辦人馬斯克在社群媒體平台X上發表聲明說,計畫在2年內向火星發射約5艘無人星際飛船,若所有太空船全部安全著陸,將可能在4年內進行載人任務,若發射任務遇到挑戰,將載人任務再延後2年。
飛行車審查耗時 恐無緣大阪關西世博
商業載人飛行車原本被視為2025年4月開幕的世界博覽會(大阪關西世博)的亮點之一,期待屆時能運載一般乘客,但日媒本周報導,參與其中的飛行車廠商因為來不及取得安全認證,屆時將看不到商業載人飛行車服務。
群智:全球機器人出貨未來5年高成長
(中央社)研調機構群智諮詢調查預估,2024年全球機器人出貨規模約4700萬台,未來5年維持20%以上年複合成長率。群智諮詢指出,全球機器人市場依應用類型分為工業機器人、消費性機器人及專用機器人,因應人口老化趨勢及人工智慧(AI)趨勢,整體機器人需求持續成長。群智諮詢預期,2029年全球機器人營收規模近1280億美元,2023年全球消費性機器人占市場出貨約81%,長期引領機器人市場主流地位;工業機器人占市場整體出貨約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