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MWC 2024本週登場。MWC(世界行動通訊大會)和CES(消費電子展)同為重要的年度科技盛事,但MWC比CES更偏向產業端而非消費端,因此可以看到,今年 CES展示了從智慧家庭設備到數位娛樂技術,涵蓋了生活的各個層面,而MWC24 則聚焦於行動通訊技術及其在各行各業的應用,特別是5G-A、衛星通訊和即將到來的6G 技術,從智慧製造、自動駕駛到遠距醫療和智慧城市,行動技術的應用前景廣闊,展現了一個更互聯、更有效率的未來世界。但兩者之間,毫無意外的交集就是:AI。

AI+手機:各種突破、大有可為
智慧型手機同質化已久,各品牌新機幾乎都只在影像處理上做文章,不過今年有了AI模型這個新菜,雖然AI將以何種方式改造智慧型手機目前還在探索階段,很難說哪條路最正確,但無庸置疑的是:AI+手機大有可為。
聯發科:在手機上執行大模型、衛星通訊
聯發科在今年的MWC大會手機領域可說是搶盡風頭,展區展出了多款搭域天璣9300晶片的手機,最大的亮點是能夠直接在手機上執行Meta開源的大型語言模型Llama2和知名的視訊生成AI模型Stable Diffusion,而在此之前,它們需要一款效能不低的PC才能執行。
手機的運算能力一向不如PC,而聯發科開發的「Gen-AI Compute as One」技術,有點像「分散式運算」,只要在家裡安裝分散式存取點,就可以透過Wi-Fi,共享不同裝置的算力,包括手機、PC等各種終端。
此外,聯發科還發布了業界首款5G-A衛星通訊相關技術解決方案,未來將會有更多支援衛星通訊的安卓手機會採用該方案。聯發科並用機械手臂來展示衛星通訊的過程,相當直觀,吸引了許多參展者駐足。

高通:大語言和視覺助理模型 AI更好溝通
高通AI研究展示了首個在Android智慧型手機上運行的大語言和視覺助理大模型(LLaVA),這是一個超過70億參數的大型多模態語言模型(LMM),可接受包括文字和影像在內的多種類型的資料輸入,並能夠與AI助理產生關於影像的多輪對話。
榮耀:在你做之前 用AI預判使用者的意圖
大陸手機品牌榮耀則在MWC上發表了魔法OS 8.0,會自動學習使用者的意圖,例如打開一張衣服的圖片,只需長按圖片即可觸發「任意門」功能,系統會將電商平台APP放在螢幕側邊欄,用戶只要將圖片放入這個APP,對應的商品就會立刻出現。榮耀表示,魔法OS 8.0整合了意圖辨識互動系統,終端設備都可以主動預判使用者的意圖。
小米:鏡頭放大30倍都行 AI補足模糊細節
小米的新旗艦機14 Ultra則把AI大模型融合進了光學和影像演算法中。小米14 Ultra在30X以上超高倍變焦場景下,生成式AI大機型會自動產生、彌補模糊不清的細節,讓照片更清晰。
德國電信:只要AI!跟一堆App說再見
德國電信和高通、Brain.AI合作,推出一款完全依靠AI、不需要任何App的新概念手機,這支手機只有AI,就能處理用戶的所有需求。執行長霍伊特斯更大膽預言,5-10年後將不會再有任何人使用App。
AI+NB:結合AR、變形、商用
PC/NB歷史比智慧型手機更悠久,同質化也更嚴重,PC廠商面對這一輪AI革命也顯得格外熱情。
聯想:透明筆電 結合AI+AR新概念
聯想推出全球首款「透明」筆記型電腦的概念機,具備17.3吋Micro-LED透明螢幕、透明虛擬鍵盤,網頁、文件就像漂浮在桌上,並利用生成式AI,將現實物件與數位資訊結合,用戶可無縫在鍵盤與繪圖板之間切換,利用手寫筆創作,也可視當下環境和情況調整螢幕透明度。這款產品為AR或XR帶來了除了手機鏡頭及頭戴裝置之外全新的思維,配合眼球追蹤技術,使用上更自然直觀,並可與AI做視覺上的互動。
此外,聯想還發表了多款AI PC產品,均採用新一代Intel Core Ultra處理器,並配合聯想內建的AI工具,可在不依賴雲端的情況下,提供多種不同的AI本地服務,例如離線資料分析和決策輔助。

華碩:雙螢幕筆電可隨意變形組合
華碩在MWC開幕前發布全球首款雙14吋OLED觸控螢幕筆電ASUS Zenbook DUO (UX8406),以180度 轉軸連接兩個14吋16:10 FHD OLED觸控螢幕,搭配整合式支架和可拆的全尺寸ASUS ErgoSense鍵盤,可依據使用情境切換桌機、筆電、分享及雙螢幕4大模式,加上專屬手勢控制與獨家軟體,操作直覺簡單。
DELL:主攻商用和行動工作站
DELL戴爾則推出廣泛的AI商用筆電和行動工作站產品系列,以協助企業和員工生產力步入AI時代為目標,包含全新Latitude筆電和Precision行動工作站系列,提供入門級到超高階的PC和工作站產品線。
其他:自動駕駛、遠距醫療、智慧城市…
手機和PC只是行動通訊應用的一部分,特別是5G 和未來的6G 技術,預計將在智慧製造、自動駕駛、遠距醫療和智慧城市等方面實現重大進步,這些技術透過高速、低延遲的特性,能夠促進工業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例如在自動駕駛領域,可實現車輛間、車輛與基礎設施的即時通訊,提升行車安全;遠距醫療服務透過行動通訊技術可打破地理限制,提升醫療服務的覆蓋率與效率;智慧城市建設也將依賴於行動網路的全面連接,優化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
高通AI Pin:取代手機 2.1萬元 3月開賣
高通在此次MWC上推出可吸附在衣服上的微型裝置AI Pin,沒有螢幕,但是內建OpenAI的GPT系列大模型,可以使用語音控制,也可投影在手掌上。高通的工作人員表示,「手機能做的,AI Pin 都能做到」,不過和現階段智慧型手機的語音控制機制不同, AI Pin 的所有操作都需要透過大模型來實現。
AI Pin機身+電池總重約56克,4GB+32GB的儲存組合,還內建1300萬像素鏡頭、麥克風,及可連接至藍牙耳機的揚聲器,由和碩打造,不少零組件也來自台灣供應鏈。外電報導,AI Pin將於今年3月開始出貨,每台售價699美元,約新台幣2.1萬元。
三星Galaxy Ring:AI戒指全方位追蹤健康
三星在MWC上公開展出的Galaxy Ring智慧戒指也引起話題,外型與常見的金屬戒指無異,三星並正式將其確立為「AI設備」,這款戒指不僅設計時尚,體積極小,還整合了心率、血氧等多個感測器,運用三星的Galaxy AI技術,能提供包括活動、睡眠、營養和壓力這四個維度的健康報告,還能對用戶進行長期的健康追蹤。市場傳出,Galaxy Ring可能會在今年上市,但具體方案與價格尚未出爐。
三星OLED Smart Speaker:新一代智慧音箱
三星還推出了一款顛覆傳統的智慧音箱OLED Smart Speaker,外型整體呈三棱柱形狀,但每個角都經過了大弧度的處理,手感圓潤,其中兩面是屏幕,一面是底座,有點類摺疊螢幕的設計,顛覆傳統智慧音箱的外觀設計;功能上無論是播放音樂、觀看影片或查詢資訊都能輕鬆應付。不過三星顯示展出的大多都是概念產品,主要是為了展示自家的顯示技術,因此未必會發布。
OPPO Air Glass 3:智慧眼鏡的新探索
OPPO發表了Air Glass 3智慧眼鏡,僅50g超輕量,與高通、新創企業銳思智芯合作,除了能播音樂、語音通話、訊息顯示等基本功能,還搭載了基於AndesGPT大模型的小布語音助手,用戶可透過語音指令輕鬆操控眼鏡,不過部分功能需要連接手機APP才能使用。雖然目前只是概念產品,但不排除在技術成熟後,OPPO會量產這款眼鏡。
華為FreeClip:耳夾式耳機 減少聽覺損害
華為推出新型態TWS無線藍牙耳機FreeClip,是全球首款耳夾式耳機,以獨創的C形橋設計(C-bridge Design),不入耳道,讓聆聽過程減少對聽覺的損害,在外行車運動也更加安全,跑步、登山、健身等激烈運動也不易掉落。預計在3月8日在台開賣。
勁量推手機:超大電池容量 可待機94天
知名電池品牌「勁量」與法國通訊商Avenir Telecom合作,推出一款Energizer P28K智慧手機,搭載28,000mAh的超大電池,足以使用超過一週、約122小時通話時間,甚至擁有待機將近94天的驚人續航力,透過33W快充能在一個半小時內充滿電。不過厚度高達2.78公分、重達570g,幾乎是一般智慧型手機的三倍厚、三倍重。
AI加速跨設備需求 各種裝置系統將整合?
此外今年還能看出一個趨勢:各家都在想方設法連結所有的設備,尤其是手機、PC、平板、智慧穿戴裝置的互通。這並不是新概念,但AI大爆發讓跨設備間的智慧互聯有了新的突破機會,並更加速了應用的迫切性,如何因應不用的使用場景和需求,對應更適合的設備,並能在其間自在切換,是目前的產業趨勢之一,這也會涉及解決「跨系統」的問題,Google宣佈的Android系統九大升級之中,也有不少是關於提升設備互聯體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