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璦、曾智怡台北22日電)台灣碳權交易所週五啟動國際碳權交易平台。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讓中小企業有認購機會,不用到國外買;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則說,政府要求2027年全體上市櫃公司須完成溫室氣體盤查,雖然很艱鉅,但相信企業能做好準備。
台積電、聯電等27家企業搶頭香買進
台灣碳交所正式啟動國際碳權交易平台,端出國際碳權8.8萬噸,吸引台積電、聯電等科技產業,與海運、製造業與金融業者,共27家企業買進,啟動儀式中,多位部會首長、產業代表一同見證台灣正式邁入「碳有價」時代。
龔明鑫:最重要的議題、重要里程碑
龔明鑫致詞時表示,現在做的就是對的路,淨零是最重要重點,「比起一個特別的市場跟小的關稅議題」,碳權議題更重要;今天啟動交易是重要里程碑,台灣與其他國際交易所均有合作關係。
龔明鑫分享,他今年參與APEC雙部長會議時,向各國部長提到台灣在年初完成氣候變遷因應法,並將2050淨零目標入法,過程中特別重視公正轉型;而即將啟動的碳交易平台,提供台灣中小企業購買碳權機會,否則到國外購買手續成本高。除國際碳權交易,明年也會啟動國內碳權交易。
黃天牧:艱鉅工程;王美花:激勵減碳
黃天牧表示,2027年全體上市櫃公司要完成溫室氣體盤查,2029年完成確信,這是相當艱鉅的工程,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相信企業對未來可能面對的困難,都能做好準備。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減碳之外透過交易亦可讓大家了解碳有價概念,進而激勵更多減碳行為並產出碳權。
林修銘:接軌國際、信託交易、帳戶好管
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致詞時表示,台灣碳交所有3大特色,首先,接軌國際,採用美元計價,以吸引更多買家、賣家,有利台灣碳權市場國際化;第二,台灣碳交所採用信託帳戶交易方式,保障交易安全;第三,妥善管理帳戶平台,採「子帳戶」架構設計,國際碳權交易平台的編碼原則運用虛擬帳戶、法人統編及交易類型,有效掌握、整合碳權流及金流,實現標準化交易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