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03日

科技一週要聞(9/9-9/15)

鈦合金與3D列印 將成消費電子行業新方向

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日前發文表示,最新調查顯示,蘋果正在積極引入3D列印技術。同時,蘋果正在測試使用3D列印技術來生產其智慧手錶的鋼質底盤。此前,中國手機品牌榮耀發布MagicV2,其中鉸鏈的軸蓋部分首次採用鈦合金3D列印工藝,鐳射3D列印技術進一步滲透至消費電子領域。業內人士表示,蘋果秋季發布會召開後,鈦合金與3D列印有望成為消費電子發展的新方向。

賴清德:AI力就是國力 台灣機會越來越大

(中央社)副總統賴清德週五出席2023台灣人工智慧(AI)年會開幕式致詞表示,AI力就是國力,AI需要大量運算能力和晶片,對於資通訊產業實力很強的台灣是好事,在地緣政治新時代,台灣的機會之窗越來越大,需要擁有自己的AI對話引擎。他說,AI趨勢越來越明顯、越來越生活化,人工智慧需要大量運算和晶片,以及資通訊相關產業配合,人工智慧越發展,對資通訊產業實力很強的台灣是好事。此外,全世界在尋找一條可信賴的供應鏈,台灣是民主國家,資通訊產業鏈實力很強,在地緣政治重組的新時代裡,台灣的機會之窗越來越大,國力會越來越強。

林百里:AI新時代黎明 每年有很大成長

(中央社)代工廠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週五受訪表示,現在是AI新時代的黎明,才剛開始,往後5到10年,每年都會有很大的成長。他強調,現在需求最多的是AI伺服器、AI雲端,AI能夠解決人類很多問題,也會產生一些副作用,要好好用智慧來解決,避免副作用。媒體提問AI能否成為台灣下一座「護國神山」,林百里指出,護國神山的源頭就是晶圓代工廠台積電,有台積電做出來的晶片,才能夠有接下來的AI產品。

電動車需求大增 集邦:今年鋰產量年增4成

(中央社)根據集邦科技「2023年全球鋰離子電池產業鏈市場供需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鋰產量約86萬噸LCE(LCE碳酸鋰當量),預估2023年可達121萬噸LCE,年增約4成。電動車發展帶動關鍵金屬「鋰」需求大增,全球恐將面臨「缺鋰」問題。有分析師預測,全球最快將於2025年出現鋰短缺,但也有人認為這種情況不會這麼快到來。

集邦:第4季NAND Flash報價持平或漲5%

(中央社)因應記憶體市場不景氣,韓國三星9月起擴大減產幅度至50%,市調機構集邦科技表示,其他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供應商也將跟進擴大減幅度,加速庫存去化,預期有助於第4季NAND Flash價格持平或小幅上漲5%。集邦科技表示,由於NAND Flash供應商虧損持續擴大,銷售價格已接近生產成本,供應商選擇擴大減產,期盼帶動價格止跌反彈。不過漲勢若要延續至明年,仍仰賴持續性減產,以及企業用固態硬碟(Enterprise SSD)採購訂單是否會大幅回補。

延伸閱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訂閱168電子報

專欄文章

近5天479億 台積電淪為外資提款機

美國再縮緊限制,阻擋半導體在中國擴張。

小翠:外資蜂擁逃出中國 走不掉就買黃金

中國金價暴漲,外資瘋狂跑路,更嚴的管制也許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