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選舉氣氛很冷,似乎只剩下台北新竹選舉有熱度,打開今年九合一選舉名單一看,赫然出現一個新聞界的大人物,這個人就是曾經為《蘋果日報》打下江山的媒體傳奇陳台林。
陳台林成名於聯合報系,辭任後為蘋果日報建功立業,並且是催生《168周報》的第一人。
陳台林:里長比總統更重要
我在參選里長名單上看到傳奇人物陳台林,本來以為是同名同姓,後來想想,這才是陳台林的風範。
陳台林長年居住在忠孝東路四段聯合報舊大樓後巷弄,這次他歡歡喜喜地要選「新仁里長」,我問他為什麼不是選總統呢?他說「里長比總統更重要」。
陳台林年輕時是聯合報發行部的名將,後來被黎智英重金禮聘,為蘋果日報的創刊打下江山。我本以為陳台林是拿了聯合報優渥的薪水買下報社附近的房子,事實上陳台林年輕時是跑船做了15年海員,存錢買下180萬的房子,而且就住在忠孝東路四段住宅區的一樓。
送報車沒命的狂奔 年年有烈士
陳台林回憶說,民國75年,當時下船回家已經35歲,就在巷子裡面賣麵,巧遇軍中同袍在聯合報工作,於是就進入報社發行部擔任臨時工,不久就連連晉升,還被報社外派到香港工作。
我跟陳台林聊了一段往事,在那個年代,報紙是半夜一點半從印刷廠出來,送報車奔上高速公路就不停狂飆,當年有收費站,但是每站都必須禮遇送報車,每次車隊經過收費站都是不減速的,穿越收費亭的時候都會丟下幾份報紙給收費員,至於過站費用就由報社統一支付。我記得我的大學老師曾經說過,送報車不要命的狂奔,每年都有好幾個弟兄車禍身亡。
陳台林說,「對對對,我有時候也要跟著送報車一起下去,他們都完成一項任務,就是每天五點半之前把報紙運到高雄屏東。」
陳台林 都跟黎智英聊些什麼?
2001年5月,《台灣壹週刊》正式問世,但是創辦人黎智英的真正目標是創辦台灣的《蘋果日報》,並且想著把台灣報紙「做大做強」之後進軍大陸。
黎智英經過打聽,約談聯合報的陳台林,幾十分鐘的談話震動黎胖子,黎胖子非常振奮,要求《壹週刊》的發行商立刻把陳台林搶到手。
那時陳台林根本不能離開聯合報,因為聯合報正鼓勵員工優退,陳台林只要在聯合報繼續任職4個月就可以領走400萬退休金,但是黎胖子等不及了,寧願立刻花400萬給陳台林,催陳台林趕快辭去聯合報出任新職,後來陳台林就成為蘋果日報的發行商《勤力書報社》的總經理。
我問陳台林說,當時都跟黎智英聊些什麼?陳台林說:「我說我的,他說他的,我說的話他都聽得懂,但是他說的香港話我都聽不懂!」
蘋果日報印量太大 分三輪送報
替蘋果日報打江山的初期,陳台林妙招特別多,每遇難關就出奇制勝,以下舉幾個例子。
蘋果日報創刊後,厚厚的一疊十幾張報紙,必須分成好幾張一落,所以有時候是兩落或三落套成一份報紙,就像168周報現在也是兩落「套報」。
蘋果日報印刷量太大,第一輪送報車會把影視娛樂和副刊先送到超商,新聞性強的報紙最晚截稿印刷,所以最後一輪送報車到了以後報紙才算都到齊了。
蘋果日報要求,超商的店員必須把這幾輪送來的兩落或三落報紙「套」成一整份,放在貨架上,但是遭到店員的抵制,有些店家根本拒絕販賣蘋果日報。
想賣蘋果日報 先跟店員打一仗
於是陳台林就想個辦法,他派了很多人到這些抵制蘋果日報的超商門口去站崗,吆喝「買報紙送早餐」,許多人買蘋果日報的同時,手上還獲贈一份奶茶三明治,於是客人就不必進超商了,超商少做很多生意。這一場戰役打了幾天,超商店員服氣了,蘋果日報獲勝,順利上架。
根據我的經驗,這種「套報」的爭議,可能是早年現象,後來我自己辦報也遇過這個問題,如果要動用超商店員套報,必須給店員工錢。至於印刷機自動套報,最多只能8大張套報,蘋果日報都是十幾大張,必須人工套報。
我女兒每天翻牆 搶購蘋果日報
當時蘋果日報好看嗎?暢銷嗎?
我舉個例子:那時我的女兒每天會趁學校午休時間,跟同學翻牆去買蘋果日報,因為蘋果日報常常在中午就會賣完,放學再去買一定落空。如大家還記得,那個年代蘋果日報是用搶購的,晚了就沒得看了,所以「飢餓行銷」是當時的時髦話題,你看陳台林多厲害!
可是有一個地方例外,蘋果日報每天中午才上架,那就是澎湖。
澎湖沒早報 苦等陳台林50年
根據50年不變的路線,台灣報紙每天運往澎湖的頭一班飛機是早上7:30分起飛,而台北的超商則在清晨4點就有報紙了,陳台林無法忍受送往澎湖的「早報」變成「晚報」,於是他想了一個方法:他改走海運。
陳台林想到的這個方法,是每天半夜把報紙送到布袋港,那裏有好幾家貨船公司,其中一家有2條船,陳台林於是去跟貨船老闆建議,調整出港時間,保留一條船半夜3點接到報紙後出航前往澎湖,費用則按照原來搭飛機的錢給貨船公司,貨船老闆歡天喜地的接下這個生意,從此以後馬公街上終於能在早上7:30分看到真正的「早報」了,澎湖50年難解的困境,陳台林輕輕出手就能普降甘霖。
我與陳台林初見 他帶兩顆蘋果
我和陳台林認識也很奇妙,就像《天龍八部》裡面的蕭峰大俠遇到段譽。
我在2010年有一天吃西餐,第一次見到股市天王巨星鄭光育,鄭光育非常主動的問我,「168網站為什麼不辦雜誌?」「我提供500萬給你辦雜誌」,於是我開始把學校裡學來的新聞理念,真正開始實施。
雜誌型的《168周刊》創刊號出版,只賣15元,史上最低價,第二天社區警衛就通報說,有一位陳先生來拜訪我,這個人就是陳台林。
我與陳台林初次見面,他拿了兩顆大蘋果進門來,其中一顆放在我的辦公桌上,然後他就很自在的吃著另一顆。
我發行創刊號 陳台林叫我停刊
陳台林邊吃邊說,叫我立刻停刊,不要辦雜誌了,改辦報紙,他負責幫我賣168周報。
我聽著好笑,於是與陳台林抬槓,辦雜誌太簡單了,我半夢半醒就能把雜誌辦好,這種好日子我還想繼續過下去。
至於辦報紙,我只能敷衍一下陳台林,那種事情不是人幹的,我不會,也不想,更不敢。隨便算一下:大報社要養5千人,中等報社要養5百人,我自己是報社跑政治新聞的窮記者出身,我知道自己不夠格。
雜誌型的《168周刊》被迫停刊
雜誌型的《168周刊》辦了一周年,連續幾期「臥底小蔡」在168周刊上揭發一名檢察官收受主力紅包300萬,這個新聞遭到便利超商的警告,超商命令我不得繼續刊登,我哪裡會接受警告啊,當然越罵越兇,終於在168周刊第54期,被超商下架。
《168周報》是陳台林逼出來的
這時候陳台林又出現了,他到我家來深談,勸我辦報紙,但是我對於揭發司法的黑暗而受挫已是萬念俱灰,沒有動力辦報紙,何況我也沒有能力幹這麼大的事業。
隔了一個月,陳台林再來催我,向我保證已經跟7-11談好了,只等我的報紙創刊。此後我就在陳台林的每天鞭策下,半推半就的把《168周報》辦了起來,創刊至今即將11年,報紙揭弊如家常便飯,再也沒有受到威脅。
蘋果日報少了陳台林 報運轉衰
今年9/1日,蘋果日報和蘋果新聞網熄燈,但是早在此之前,蘋果日報的大腦就有變故。大約3年前,陳台林率領的「勤力書報社」,仍在為蘋果日報維持第一大報的巔峰狀態,但是突然之間蘋果日報斷絕與勤力書報社的業務關係,造成兩敗俱亡的局面。首先是勤力書報社的職工遣散失業,接著是蘋果日報也營運困難,第一大報墜入空滅深潭,從此再無起色。
懸疑:里長能開創什麼奇功?
回憶起陳台林傳奇的往事,我今天心中有了新的懸疑:像陳台林這樣的媒體傳奇,怎麼會看得上里長這個職務?當了里長之後又能開創什麼奇功?我解答不出來是正常的,陳台林令人耳目一新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