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財政部周五(11月8日)表示,台積電法說會釋出「AI需求是真的」正面訊息,台灣外銷動能進一步獲得有力保證,預期11月出口將連13紅。不過川普將入主白宮,「美國優先」的貿易保護主義,以及美中經貿科技對抗延續,將成為台灣出口最大不確定性因素。
台積電周五公布10月營收突破新台幣3000億元大關,達3142.4億元,創下新高,月增24.8%,年增29.2%。累計前10月營收達2兆3400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的2兆1617億元水準,較去年同期增加31.5%。
台積電先前預估,第4季營收約261億至269億美元,以中間值計,將季增13%。法人推估,台積電後續11月和12月平均單月營收將約2605億至2733億元。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說,台積電明確表示,「AI需求是真的,且剛開始」,同時也看好先進製程的強勁需求,可支撐其第4季業績,這也意味台灣外銷動能進一步得到有利保證。
蔡美娜指出,川普展開新任期後,須關注具有強烈美國優先意識,預期未來4年全球貿易保護主義,以及美中經貿、科技對抗延續,會成為全球經濟成長以及台灣外貿表現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
財政部預估11月出口規模會落在393億到408億美元,年增率介於5%到9%之間,將寫連13紅,且不管是11月或12月,看來不至於有太多戲劇性變化,預期全年出口、進口值會雙創歷年次高;她也認為,先前主計總處預估今年全年出口將年增8.7%,「達成機率相當高」。
蔡美娜表示,川普將迎來全面執政,確實比較容易落實競選時期主張,假設美國真的加徵關稅,他國也不會任憑挨打,恐演變成傷人7分、損己3分的「七傷拳」,因此最終政策強度如何、是否有更精細的設計,尚須觀察。
她指出,川普前一任期已對中國展開一波波關稅戰,由此經驗觀察到3個現象,首先,相關廠商會提前因應備貨,再者,台灣、越南等國受惠轉單效應,第3,全球供應鏈重組促使很多台商回流台灣,即便如此,歷史不見得會重演,所以仍無法肯定台灣未來能再次在貿易對峙中獲得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