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眾議院「中國週」在美東時間9月12日落幕,這4天連番通過多項涉及中國或台灣的法案,包括以金融工具嚇阻北京犯台、支持台灣全面參與世衛、強化與台灣及南太島國合作,及賦予監管機構「肌肉」審核中國購地案等。
回顧眾議院開議第一天,就通過「台灣衝突嚇阻法案」,如果中共打台灣,美國政府就會公布中共高層領導人在全球的資產、切斷他們及家人使用美國銀行、凍結他們在美國的資產。
美國共和黨眾議員希爾(French Hill)、民主黨眾議員薛曼(Brad Sherman)共同提出的台灣衝突嚇阻法案(Taiwan Conflict Deterrence Act),經數名委員發言後,法案無異議通過。
希爾發言指出,如果中國選擇攻打台灣,美國財政部依法將公布北京高官的非法資產,讓他們向民眾解釋,在中國失業率高達17%、民眾沒有社會安全網保障、並因房地產價格跌落而陷入債務危機之下,他們如何能累積財富。
他還說,法案不只公開點名、羞辱貪腐官員,並切斷他們使用美國金融服務的權利。
希爾提到,美國1979年承認北京,是基於台灣未來須以和平方式解決的基礎之上,包括封鎖台灣在內等其他手段都是對和平與安全的威脅。
薛曼表示,該法案主要是為削弱中國高官對侵台行動的支持。如果美國總統依「台灣關係法」,決定對台海情勢採取行動,美國金融機構依法將能公開特定官員及其家人在全球的資產,並凍結他們在美國的資產。
眾議院「中國週」落幕時,美國愈來愈關切中資購地所帶來的國安風險。夏威夷、伊利諾及愛荷華州等都推出專門禁止「中國相關實體」購地的法案。喬治亞州州長坎普(Brian Kemp)4月將一項法案簽署成法,禁止中國「代理人」購買喬治亞農地或任何靠近軍事設施的商業用地。
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底,美國農地只有3.1%為外資所有,前兩大買家為加拿大及荷蘭,分別佔0.97%及0.37%,而中國相關實體擁有0.03%的所有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