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大陸連續劇《繁花》近期在海峽兩岸大大轟動,全劇很有歷史感,多數演員以上海方言生活在30年前的對話,劇中共出現57首名曲,大多是我們熟知的台灣歌曲,近日許多台灣媒體也紛紛討論這一部電視劇。
原著作者金宇澄:靈感來自台灣
《繁華》的原著小說,作者是金宇澄,他在一場演講中說:「實際上我在寫《繁花》的時候,有一天想到,我在1990年看了台灣的一個叫《光華畫報》,因為在1990年的時候,當時中國的這些舊建築、舊門窗、舊傢俱、古代的籃子…都不是很值錢,這個時候兩岸已經有了一些交易,《光華畫報》上邊記錄了第一個大陸的舊東西的一個集裝箱,到達台灣的一系列的照片的報導,那麼我為什麼會覺得特別震撼呢?是因為打開這個集裝箱的時候,底下這些接貨物的人,每個人都帶著白手套。」
金宇澄說,這些物件在大陸海關檢查的時候竟是「用腳踹」,他說:「我為什麼會覺得感動呢?我們傳統的元素,在某一個時代是大家都會忽略它,或者把它賣掉,現在我們再來看待這些東西,就會覺得它的價值。」
在《繁花》劇中有兩段炒股情節,本報12版特闢專文,解析這兩段炒股的過程。
● 翁立民專欄|白話文解說 陸劇《繁花》的炒股情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