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根據六大都會區地政局公布資料,今年7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合計1萬8477棟,月減13.3%,但年增5%;今年1至7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合計14萬9982棟,年減1.4%。國內4大房仲表示,受台股疲軟、中央銀行啟動升息等影響,7月房屋交易量普遍較去年量縮,且在通膨、升息、打炒房政策持續發酵下,今年恐難出現COVID-19疫情趨緩後的遞延買氣,後市難以樂觀。
六都7月買賣移轉月減13% 南部最明顯
綜觀六都7月買賣移轉棟數,南部市場月減、年減,降溫最顯著,台南市1836棟、月減18.2%、年減27.9%;高雄市2680棟、月減20.2%、年減10.1%。其他四都則全部月減、年增,台北市2273棟、月減7.3%、年增17.3%。新北市4697棟,月減12.9%、年增5.3%。桃園市3539棟,月減3.4%、年增17.5%。台中市3452棟、月減17.6%、年增29.9%。
永慶:台南高雄基期高 量縮更明顯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台南市去年受惠台南科學園區、重大建設議題,且有大量建案交屋,帶動房市價量齊揚,但今年買方居高思危,態度轉為觀望,導致交易量驟減,且因基期高,量縮表現更鮮明;高雄市則是交易動能明顯轉弱,甚至寫下21年同期新低。
通膨、升息、打炒房 下半年再轉弱
陳金萍指出,今年因疫情停滯的買氣,在疫情趨緩後並無大幅成長,且在通膨、升息下,下半年經濟衰退風險仍高,加上政府多管齊下打炒房政策發酵,市場保守觀望氣氛仍濃,研判下半年房市交易有轉弱趨勢,預期今年房市展望難以樂觀看待。
台灣房屋:中北部基期低 可以年增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則指出,去年7月台灣正處於COVID-19防疫的三級警戒,當時中北部疫情嚴峻,交易量也受「類封城」影響大幅收斂,因此使中北部今年7月的年增率,在比較基期偏低的情況下開出紅盤。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協理江怡慧表示,7月房市單月呈量平價漲,顯見物價膨脹壓力著實限制民眾購買力,而剛性需求則成為在這波停滯買氣中的撐盤主力,但隨著疫情、俄烏戰爭、台股持續下跌,導致民眾資產縮水,預估下半年房市將轉趨保守。
信義:今年低迷期恐比去年更久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以去年經驗來看,去年5月19日全國因應疫情升級為三級管制,移轉棟數在7、8月呈大幅量縮;今年則是4月底確診人數破萬,直至6月移轉棟數才開始反映,7月則完全呈現疫情嚴峻時刻的低量市況。
曾敬德說,雖然去年疫情的影響時間約2個多月,但今年還有中央銀行升息與股災等外在事件干擾,預料移轉棟數低迷期,恐怕會比去年還久。
住商:房價沒降 買方縮手 難放量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成交量反映買方心態,後疫時代工料雙漲,新屋房價下跌不易,雖市場有零星小建案主動降開價,卻未見降價拋售潮,中古屋市場價格調動的步調更為緩慢,且買方缺乏追價意願,故短期榮景難復見。但7月份開始成交量逐漸開始打底,可預期未來2季將維持升息狀況下,交易很難放量,下半年很難樂觀。
中信:經濟衰、台股跌 房市前景不明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隨著時序進入下半年,7月房市表現仍疲軟,加上全球經濟出現衰退機率愈來愈高,台股表現也不佳,民眾預期升息,導致房地產交易前景出現動搖,預期全年買賣移轉將較去年下跌3.8%左右,約為33.5萬棟,後市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