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台北這區 中古比預售每坪便宜60萬
預售屋的價格通常代表對未來房價的預期,經常被視為區域房價的風向球。近年來預售屋價格大幅上漲,與中古屋的價差逐漸擴大。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實價登錄預售屋、中古屋交易資料,統計台北市近一年各行政區預售屋與中古屋的平均單價價差,發現大安區中古屋比預售屋便宜將近60萬元最多,中正區則是兩種產品價差最小,僅30萬元左右。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台北市因開發幾近飽和、土地稀缺,在供不應求的狀況下,預售屋持續創高價。

信義:前二月預售揭露戶數 創五年同期低
據最新實價預售揭露件數統計,今年前2月預售揭露戶數僅7千餘戶,寫下近5年以來同期的新低,且較去年同期量縮約6成。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1、2月雖然有年節影響,不過揭露件數出現明顯量縮,反映市場已經沒有不買會更貴心態,反而精挑細選適合自己的個案謹慎購屋,現在市場上已經呈現個案表現,具備有捷運站、總價控制得當、大基地與CP值的個案,是現在市場上還能順銷的關鍵。

台灣:首季六都預售屋 僅台北市均價下滑
台灣房屋指出,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今年第一季六都的預售屋均價,與上季相比,六都中僅台北市均價下滑,季跌幅5.4%,新北市則較上季上漲逾一成,季漲幅居六都之冠。若與去年同期相比,新北市年漲26.5%,漲幅依然勇奪六都冠軍,桃園則比去年同期微跌2.1%,是年漲幅唯一下滑的都會。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建商用不同方案促銷打動不同買方,不過現在市場氛圍轉空,民眾最期待的還是「降價」,讓利的幅度是否能讓到民眾心坎裡,才有機會催出買氣。

中信:台南北外環交通加持 北區三年漲三成
中信房屋統計實價登錄發現,近三年台南市首條快速道路系統北外環,沿線各行政區中以北區的房價表現最為亮眼,平均房價從2022年的每坪23萬元攀升至2024年的每坪30.4萬元,漲幅高達32.2%。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在南科、台積電、鐵路地下化、捷運藍線、北外環等重大建設的加持下,台南房市的發展前景的確頗具想像空間。不過鑒於近期整體房市降溫,建議購屋民眾應以自住需求為首要考量,務必多加比較、理性評估、避免盲目追價。

591:七都這十區 買預售屋比成屋更划算
該買舊還買新?591實價登錄統計2024年七都成屋、預售屋成交單價差距最小十大行政區,十區價差都不足5萬元,其中差距最小的桃園大園區,去年預售屋成交單價為32.8萬元、成屋為31.3萬元,兩者僅相差1.5萬元。591房屋交易網指出,預售屋以往給人貴鬆鬆的印象,但現階段市場資金緊縮已成定局,成屋雖然看得到、摸得到,卻也存在貸款不易,必須一次準備大筆現金,財力負擔相對大;反觀預售屋價位固然較高,但具付款彈性、受限貸衝擊較小等特性,可說相當適合口袋不深的年輕購屋族群。

住展:搶危老獎勵期限 去年北台推案破千億
危老條例規畫的時程容積獎勵將於5月畫下句點,據住展雜誌統計,去年北台灣危老重建住宅案推案量約1082.7億元,比前年下修17.2%,少了225.5億元,不過仍站穩千億元,創危老條例推出後新案量次高。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台北市素地太少,推案主力仍得依靠老屋改建,後續均可預期表現,但包括新北市在內的其他縣市則較不積極,重劃區新案價值勝於舊市區的老屋重建,去年又是重劃區推案天下,危老案發揮空間有限。


住商:人口遷移桃園崛起 台北磁吸力減弱
近年來,北部都會區的人口流動呈現顯著變化,房價成為牽動區域人口板塊移動的重要因素。根據住商機構彙整內政部數據與實價登錄資料顯示,2025年第一季,北部八縣市中,桃園市以其相對親民的房價,成為磁吸人口的焦點,而高房價分居一、二的台北市、新竹市則面臨人口外流的挑戰。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北部都會區的居住版圖正因房價差異而面臨重塑,展望未來,各地方政府如何應對人口遷移帶來的影響,並提出相應的住宅政策與都市規劃,將是重要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