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過去一週傳出數位政經大佬逝世,包括美國前國務卿/著名外交家/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季辛吉(100歲)、曾帶領英國經濟和銀行體系度過全球金融危機衝擊的英國前財政大臣達林(70歲)、巴菲特的靈魂夥伴/波克夏公司副董事長芒格(99歲),接連的消息讓人震驚。本版「投資人生」就來聊聊跟投資人比較相關的芒格吧。
巴菲特:沒有芒格 不可能有現今地位
在當地時間11月28日,波克夏發布消息,公司副董事長查理·芒格在醫院安詳離世。第一時間,對於自己60年的商業夥伴和得力助手,巴菲特在聲明中表示:「如果沒有查理·芒格的靈感、智慧和參與,波克夏就不可能發展到現在的地位。」
芒格與巴菲特與波克夏的故事
關於芒格的身份背景和巴菲特之間的投資傳奇網路上滿天飛,在此就只簡單帶過:芒格1924年1月1日生(元旦寶寶),大學讀物理,二戰爆發後去從軍(他認為軍旅生涯讓他對於風險和機率有了更深的看法),退伍後進哈佛念法律,畢業後當律師,之後又成立小型建築公司,靠房地產賺了第一桶金(140萬美元),1959年認識當時已在經營投資公司的巴菲特才開始投資股票, 二人一拍即合,時常分享投資之道,1962年創立自己的投資公司,並在接下來7年平均年報酬率達到驚人的37.1%,但在1973-1974年石油危機中連續二年慘賠超過3成,雖然在1975年獲利73.2%,他仍清算自己的投資公司,將資金投入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三年後擔任副董事長。
之後就是大家熟悉的故事,二人制定了長期投資的理念,共同將一家搖搖欲墜原為紡織品製造商的波克夏改造為商業帝國,在他們的管理下,從1965年到2022年,波克夏平均年報酬率達到了20%,大約是標普500指數的2倍,數十年來的穩定高報酬使這對搭檔成為了億萬富翁,也成為投資界的英雄。
投資哲學語錄:看看大師的想法
看完芒格不斷跨領域的精彩一生,身為投資人的我們,能學到什麼呢?他的投資哲學語錄也是網路滿天飛,本欄略舉幾個如下:
1. 只求找到少數幾個特別好的機會
只要我們特別用功,就能準確找到少數幾個機會。這少數幾個機會就足夠了,只要求找到少數幾個機會,這更合乎情理…,要玩好投資這個遊戲,你能確實看到一個特別好的機會,比其他一般的機會都好,只要抓住少數幾個機會,就夠了。
2. 在有魚的地方釣魚,永遠別忘
釣魚的第一條規則是,在有魚的地方釣魚。釣魚的第二條規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規則。我們很多人去了鱈魚已經被釣光了的地方,還想釣鱈魚。在競爭極為激烈的環境中,你再怎麼努力都沒用,在投資領域也是如此。
3. 不妄想預測潮水起落 只想自己游好
我不會去預測短期之內羅素2000指數和標普指數哪個表現更好。這樣的問題我連想都不想,我只考慮哪裡有好的投資機會,適合芒格家族、波克夏或每日期刊公司買進。潮水有起有落,我不妄想預測潮水的起落,我只想著自己怎樣能游得好一些。
4. 無論遇到好壞時期 都要安然無恙
如果你做長期投資,無論是投資股票,或是投資房地產,我可以告訴你,一定既有哀鴻遍野的時候,也有蓬勃興旺的時候。你要做的就是,無論是遇到了好時期、或是壞時期,都要安然無恙地活下去。正如吉卜林的詩所說:「它們其實都是幻象。」有白天,也有黑夜,你有什麼受不了的嗎?沒有。有時是黑夜,有時是白天。有時是繁榮,有時是衰退。我始終相信,應該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堅持到底。
5. 避開你不擅長的事 做你感興趣的事
我以前在雜貨店裡一天工作12個小時,是為了獲得工作的經驗,不是為了錢。找到你真正不擅長的事情,然後迴避它們。我和華倫就是這樣找到職業的,我們在其他事情上都失敗了。回頭想想,我們從來沒有做過不感興趣的事。你也許會認為如果你聰明,你可以做你不感興趣的事,但其實你不能。
6. 幸福祕訣:降低你的預期
別人問我怎麼幸福?我總是回答說,降低你的預期,也就是讓你的預期更符合現實。在生活中,一個人總是有很多不切實際的預期,他就好像籠子中的鳥,明明飛不出去,卻一個勁地撲騰,不斷用翅膀拍打籠子,最後只能撞得頭破血流。何苦呢?你的預期要符合現實。生活中有苦有甜,一切要坦然接受。在這個世界中,有很多好人。多交好人,多和好人來往,不好的人,離他們遠遠的。
數十年只住同一棟房子 過簡樸生活
看完以上6點,不然發現,芒格是一個活得很「禪味」的人。他和巴菲特一樣,幾十年來都住在同一棟房子,過著簡樸的生活,他打趣的說,他決定這一生不要過得像有錢的貴族公爵之類的,他刻意避免這麼做,「因為這對子女未必是好事」。
捐贈持股:我死後去的地方 不需要錢
截至11/28日,富比士估計芒格的淨資產為26億美元,全球排名在1200位左右,而他的靈魂夥伴巴菲特則有1,160億美元,芒格的財富只相當於巴菲特的2%。關於這個巨大的差距,有媒體分析,這是因為芒格多年來出售或捐贈了75%的波克夏股票。他在2013年表示:「我是故意降低我的淨資產,我的想法是,我並非長生不死,我(死後)去的地方不會需要這些錢。」
真是金句,是吧。
投資的時間長度及風控能力是關鍵
不過就算芒格保留波克夏的全部股份,身價也不過100億美元。真正的差別在於,專注的時間。巴菲特的人生道路目標非常明確,10歲開始炒股,大學就念商科,畢業後直接師從自己最尊敬的「價值投資之父」葛拉漢,30歲就有了人生第一個100萬(美元),但芒格繞了好大一圈,從房地產賺到第一個100萬時,他還沒進入股市投資。
於是二人都差不多在30初頭賺入第一桶金,但這時芒格剛踏入股市,因此後來面對石油危機的股災時,他沒能避開風險,讓財富大大縮水;而經驗豐富的巴菲特,卻在危機來臨前的泡沫中就嗅出風險,因此即使手中的股票仍在上漲,也毅然直接解散了手中操持的基金,完美避開了危機。
簡單說,當你成了投資大師,投報率的差距只是其次,專注的時間、對風險的控制能力、和某種程度上的運氣,決定了絕大部分的結果。
對波克夏影響小 反而巴菲特過世會漲?
至於芒格的辭世對波克夏會不會有影響?美國巴倫周刊資深副主編貝瑞分析,雖然芒格是巴菲特的左右手,但波克夏一直都是巴菲特的個人舞台,芒格辭世不會有太大影響。現年93歲的巴菲特目前還仍然在波克夏擔任管事的執行長,而貝瑞認為,芒格身為副董事長,比較多的性質是諮詢、顧問,而不是深入公司日常營運。
巴菲特曾經說,他認為自己離開人世那天,波克夏的股票會如許多人推測的,是上漲而不是下跌,他的看法是,因為投資人立刻會預期波克夏會拆分,而各拆分部分加起來,會更有價值。
總結來說,巴菲特的人生就是專注投資一條通,而芒格寬廣的思想及經歷讓他的人生更精彩,你喜歡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