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2025年2月4日,佳士得紐約舉辦「古代文物」拍賣會,推出來自地中海世界各地的各種精選文物,包括古希臘、羅馬、埃及和拜占庭文化的藝術品。此拍成交67件,成交率79.7%,其中編號5,一件埃及石灰岩浮雕,古王國,第六王朝,約西元前2345-2300年,為「伊都」創作(An Egyptian Limestone Relief For Idu),長度65.4公分,估價20萬〜30萬美元,在愛好古埃及文物買家的競價下,以201,600美元(約台幣605.8萬元)成交。
.jpg)
三張圖 描繪不同裝扮職稱的「伊都」
這塊碎片以清晰的凹陷浮雕雕刻而成,三張圖像都描繪一個名叫「伊都」(Idu)的人,分別戴著三種假髮,垂直的象形文字每列都提供了伊都的等級和頭銜。在每個小插圖中,他都向右大步走去,左手握著一根長長的拐杖;第一張和最後一張中,他的右手還握著一根象徵權力的權杖,第一張(最右邊)權杖出現在三角形短裙後面,第三張則在前面。最左邊的痕跡則可以看出有第四張以「監督者」開頭的頭銜;在最右邊,一條雙垂直線,表示缺失的部份有一系列面朝左側的伊都形象。
偽群體雕像 紀念「伊都」全都青春不老
收藏家柯世賢說,在古王國末期,有多位站立人物的楣梁十分常見。拍品目錄介紹,本拍品是一種「偽群體」雕像,描繪同一人穿著不同假髮,展示其官場生涯的不同階段,特別的是,在伊都的群像中沒有任何逐漸老化的跡象,伊全都是青春的巔峰時期。據推測,這個額樑可能屬於維齊爾的兒子,一位被稱為伊都二世的官員,他的棺材和陪葬設備是在尼弗爾面上一座現已被毀的馬斯塔巴地下遺跡中發現的。
收藏文物是長期投資 等待升值要有耐心
柯世賢說,古文物的投資是一個融合歷史、藝術與風險管理的特殊市場,做為探索過去的寶貴工具,越稀有、保存越完整,價值就可能越高。近年因文化遺產保護趨嚴,市場上合規合法來源的埃及古物越來越稀少,反而刺激收藏與博物館需求,具有稀缺性優勢。但需注意,收藏文物是一項長期投資,有些藝術品需要幾十年才能升值,在漫長的等待期間不會產生任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