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畢卡索趙無極 東西方市場都推崇

【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2024年12月4日,佳士得巴黎舉辦「安東尼、西蒙娜·韋依伉儷珍藏」拍賣會,此拍成交55件,成交率91.6%,其中編號312,一幅旅法藝術家趙無極1949年作品《無題(花瓶)(Sans titre (Vase de fleurs))》,布面油畫,65.2×54.4公分,右下署名、註明日期,估價50萬〜80萬歐元,在愛好現當代藝術買家競價下,以高出估價的110萬4800歐元(約台幣3595.3萬元)成交。

(Christie’s)

從北京到法國 風格也一路轉變

趙無極(1920–2013)是20世紀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華人藝術家之一,作品在全球藝術市場上屢創紀錄,被譽為「東方的畢卡索」。1920年生於北京,成長於書香世家,自幼學習中國書法與繪畫。1935年考入杭州國立藝專(今中國美術學院),師從林風眠,接觸印象派與現代藝術。1948年移居法國,受畢卡索、馬諦斯等影響,早期畫風帶有立體派與符號元素。1950年代後,他逐漸捨棄具象,進入純粹的抒情抽象創作,成為法國「抒情抽象派」的重要人物。1970年代起,回歸中國水墨意境,筆觸自由且充滿詩意,呈現東方哲學的「留白」美學,奠定他在國際藝術市場的地位。

(Sotheby’s)

《無題(花瓶)》正從具象轉向抽象

本次拍品《無題(花瓶)》是一幅優雅的靜物畫,為趙無極剛移居法國不久創作,畫中的樹木、圍籬和屋頂結構以細緻的書法線條表現,展現了傳統中國水墨畫的影響,它們從洋紅、黑色和藍綠色的氛圍霧氣中浮現,預示著趙無極稍後轉向抽象藝術的變化。

收藏家陳定乾說,趙無極在其漫長而傑出的職業生涯中,探索過多種多樣的風格,從未被單一的文化認同所束縛,發展出一種豐富而流暢的繪畫方式,作品在寧靜、複雜、浩瀚等多個維度展開。

價格逐步上漲中 最高紀錄20億元

陳定乾說,趙無極的作品在市場上備受推崇,不僅深受亞洲藏家喜愛,亦在西方市場穩健增值,特別是1950至1970年代的巨幅抽象畫,價格屢創新高。2018年,《1985年6月至10月》以5.1億港元(約新台幣20億元)成交,創華人藝術家拍賣紀錄。其小尺幅作品(如30×50cm)也逐步上漲。

2018年,《1985年6月至10月》以5.1億港元(約新台幣20億元)成交,創華人藝術家拍賣紀錄。(Sotheby’s)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延伸閱讀

訂閱168電子報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