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2024年11月19日,佳士得倫敦舉辦「瑪麗及艾倫·霍巴特夫婦私人珍藏-現代英國和愛爾蘭藝術先驅」拍賣會,此拍成交189件,成交率94.9%,其中編號87,一幅愛爾蘭藝術家傑克·巴特勒·葉芝(Jack Butler Yeats, R.H.A.)1925年作品《奧康奈爾橋(O’Connell Bridge)》,布面油畫,45.7×61公分,左下方簽名,釋出者購自辛西婭·奧康納畫廊,估價40萬〜60萬英鎊,在愛好表現主義藝術買家的競價下,以高估價88.2萬英鎊(約台幣3438萬元)成交。
.jpg)
出身藝術世家 在愛爾蘭鄉村長大
傑克·巴特勒·葉芝(1871年—1957年)出生於倫敦的藝術世家,父親約翰·巴特勒·葉芝是知名肖像畫家,哥哥則是著名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但他是在愛爾蘭斯萊戈的祖父母家中長大,16歲才回到倫敦的父母家中,愛爾蘭的鄉村風貌對他的藝術創作影響深遠,成為愛爾蘭最重要的現代藝術家之一。
寫實、印象、表現主義 越來越抽象
風格橫跨寫實主義、印象派和表現主義。他的早期作品多以愛爾蘭鄉村生活、馬術比賽和地方風景為題材,充滿詩意與懷舊情感。後期畫風愈加抽象,色彩大膽且筆觸自由,帶有濃厚的表現主義特徵。作品反映了對愛爾蘭文化、歷史及獨立運動的深刻關注,同時也充滿對個人情感和人類境況的探索。

描繪和妻子穿過橋上的日常小確幸
收藏家李良源說,拍品《奧康奈爾橋》是描繪葉芝和妻子科蒂穿過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市區的奧康奈爾橋。兩邊是碼頭上燈光柔和的店面,路燈已經點亮,利菲河被塗成深靛藍的絲帶,蜿蜒穿過市中心的湍急河水塑造了都柏林的面貌,觀眾置於城市的中心,沉浸在都柏林人日常生活的節奏中。
憑記憶畫下人物和風景 曾拍出4000萬元
李良源說,葉芝在1920年代中期展現日益個人化和情感化的繪畫風格,憑記憶畫出所目睹的人物和風景,其中人物始終是首要的,風景是第二位的,以自由、有力的筆觸和生動的色調,鮮明現代的方式勾勒他的場景。葉芝在藝術史中被視為愛爾蘭現代藝術的開拓者之一,作品在國際藝術市場上享有盛名,尤其是與愛爾蘭獨立相關或充滿地方色彩的畫作,最受藏家追捧。2021年,葉芝1914年創作的《夏日午後》以約新台幣4000萬元售出。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