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融合的越南藝術家黎譜 作品高價成交

【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2024年11月9日,佳士得香港舉辦「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日間拍賣,此拍成交92件,成交率87.6%,其中編號198,一幅越南畫家黎譜(Lê Phổ )1935年作品《畫家黎氏榴肖像(Portrait of the Artist Le Thi Luu)》,油彩畫布,145×76公分,右下款識,釋出者2013年購自香港春季拍賣會,估價200萬〜400萬港元,在愛好肖像藝術買家的競價下,以高出估價的504萬港元(約台幣1973.7萬元)成交。

 ● 越南藝術家黎譜《玫瑰女子》2千萬元成交

(Christie’s)

赴法學習 受馬諦斯指導 在法國發展

黎譜(1907年-2001年),1925年至1930年間在河內美術學院學習期間,獲得獎學金至巴黎美術學院學習,並在亨利·馬諦斯等人的指導下學習了兩年。返回越南後在河內的印度支那高等美術學院任教。1937年,放棄教授職位返回巴黎,1938年在巴黎舉辦了第一次個人畫展,之後一直以巴黎為家。

(WikiArt)

東西融合的畫風 向女性好友畫家致敬

本次拍品是黎氏榴24歲時的罕見肖像,她不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畫家,也是20世紀第一代越南現代畫家,是黎譜的​​朋友和繆斯,兩人均致力於將東方傳統藝術與西方繪畫技法相結合,推動越南現代繪畫運動。黎氏瑠的形象在這幅作品中不僅象徵了女性藝術家的地位崛起,也表達了黎譜對她的尊重與敬意。黎譜以柔和的色調和細膩的筆觸描繪黎氏瑠,展現出東方美學中的平靜與溫暖,而構圖與光影處理則體現了西方寫實技法的影響,使作品兼具優雅與真實感。

風格從傳統到現代、從寫實到裝飾

收藏家陳定乾說,黎譜的作品可以按照時期分為三種不同風格,逐漸從傳統到現代、從寫實到裝飾。早期作品受到東方傳統藝術的影響,畫作充滿了懷舊之情和國家的歷史輝煌,風格樸實而詩意;中期移居法國後,受到印象派和現代主義影響,開始運用更多明亮的色彩和柔和的光線,逐漸形成了他獨特的藝術語言;晚期則是他最知名的時期,裝飾性和浪漫化,色彩更加豐富且飽滿,人物形象更為理想化,以描繪被鬱鬱蔥蔥的風景包圍的越南女性為特色,深受市場追捧。

拍價最高紀錄 是畫在絲綢上的水墨畫

陳定乾說,黎譜愛畫越南風景、花卉靜物、家庭環境和肖像,越南女性通常被描繪成細長的形象,喚起超現實主義的影響力。黎譜作品目前最高紀錄為1938年創作的《花園裡的家庭》,以水墨畫在絲綢上,2023年以新台幣約7858萬元成交。

《花園裡的家庭(La famille dans le jardin》),1938年。(Sotheby’s)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延伸閱讀

訂閱168電子報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