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2024年10月9日-22日,佳士得紐約舉辦「名家珍藏:包括格倫‧蘭德爾、傑佛瑞·蘭特和彼德·範·斯萊克三大美國東北部藏家珍藏」網上拍賣,此拍成交261件,成交率86.4%,其中編號85,一件約1695年荷蘭代爾夫特青花鬱金香人物花瓶,高31公分,底部鈷藍色LVE和2/0標記,釋出者2014年購自倫敦春季拍賣會,估價15萬〜25萬美元,在愛好早期瓷器買家的競價下,以高出估價的16萬3800美元(約台幣509.6萬元)成交。
.jpg)
.jpg)
.jpg)
.jpg)
繁複的設計 還有立體的男性半身肖像
拍品目錄介紹,此花瓶九個鬱金香噴嘴中的六個由頭部支撐,渦花形身體一側採用浮雕造型,底座上有古典男性肖像半身像,兩側是鳥形手柄,嘴裡銜著帷幔;反面繪有花瓶,底座繪有花頭和垂簾,鑒於中國粉彩綠色圖案的傳入,陶工改良了大火技術,生產出類似彩瓷的彩陶。
.jpg)
模仿中國青花 再加入荷蘭藝術特色
代爾夫特陶器(Delftware),又稱代爾夫特青花,是17世紀荷蘭陶瓷工業的重要象徵,深受明清時期中國青花瓷的影響,尤其是明代永樂和宣德年間的瓷器,但在模仿的基礎上,又融入荷蘭藝術特色,例如以風車、鬱金香、鄉村景觀和神話故事為主題,形成獨特的地域風格。材質上,中國青花是瓷器,燒製溫度更高,而代爾夫特陶器屬於陶器,硬度較低。17世紀鼎盛時期,代爾夫特市擁有30多家陶瓷工坊,最著名的是仍在運營的皇家代爾夫特(Royal Delft)。

有價值:17-18世紀、保存好、中國風
收藏家賴鈞璨說,「代爾夫特」一詞並不代表品牌,它是歐洲和亞洲文化的結合體,當年陶瓷廠不斷創新其不拘一格的生產方式,創造出複雜的形狀和裝飾。17-18世紀的手繪代爾夫特陶器,特別是具有完整釉面和無損壞的器物,在拍賣市場上備受追捧,尤其是稀有的「中國風」風格陶器,是高端收藏家的目標。雖然當代皇家代爾夫特產品價格更為平易近人,但手工繪製的限量作品仍具一定升值潛力。
賴鈞璨也提醒,代爾夫特陶器是國際間最有價值的陶器之一,但也是最難辨識的陶器之一,由於市場上仿品不少,投資者收藏時需注意,可以透過各家標誌性的釉色、型式和商標來鑑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