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2024年8月13日-27日,佳士得香港舉辦「夏日芳華:中國書畫」網上拍賣,蒐羅了古今眾多名家書畫作品,此拍成交120件,成交率77.4%,其中編號14,一幅中國畫家黃永玉1985年作品《三十六陂春水》,設色紙本,鏡框,96.2×88.4公分,題識:三十六陂春水,白頭相見江南;乙丑(1985年)歲暮;黃永玉作;鈐印:梅玉館、永玉、黃大,釋出者購自黃永玉家屬,估價15萬〜30萬港幣,在愛好水墨藝術買家的競價下,以高出估價32萬7600港元(約台幣128.2萬元)成交。
● 他賣書畫不二價 講價者放狗咬你
.jpg)
黃永玉 創作多樣化、個人風格鮮明
黃永玉(1924年-2023年),原名黃永裕,出生於湖南省常德縣,1948年曾旅居香港,曾任《大公報》和《新晚報》的美術編輯,與金庸共事一室,友誼深厚。黃永玉在版畫、中國畫、雕塑、文學、建築、郵票設計等方面都有創作作品。繪畫有濃厚西方畫元素,但又不失中國畫氣韻著稱。他亦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詩人,其詩作中的民間化、口語化風格與質樸的詩風,十分别致動人。

諷刺、幽默 表達社會現象和人性
收藏家蔡柏諭說,黃永玉的作品中常帶有諷刺意味,並以幽默的方式表達社會現象和人性,善於運用象徵手法和簡練的筆觸來表現深刻的主題。他也特別喜愛以動物和自然為題材,他的「貓頭鷹」系列和「桃花」等題材深入人心,此外他一有閑暇就去荷塘賞荷,用心捕捉荷花的形態、風韻和色彩,速寫之作共八千張之多,素有「荷癡」之稱。
作品《田家梅》曾拍出2.8億元
蔡柏諭說,黃永玉的作品曾多次拍賣,2013年北京秋拍會上,黃永玉作品《田家梅》曾以約台幣2億4360萬元落槌,加傭金後成交價約台幣2億8014萬元,創黃永玉作品拍場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