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普普藝術:薛松 東西合璧重構新世界

【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2024年5月28日,佳士得香港舉辦「二十世紀」晚間拍賣,呈獻全球現代藝術巨匠以及當代卓越藝術家的經典力作。此拍成交31件,成交率91.1%,其中編號14,一幅大陸畫家薛松2010年作品《天外有天》,混合媒材、畫布,200×140公分,畫背署名作者、年代及畫題,釋出者購自香港季豐軒畫廊,估價50萬〜80萬港元,在愛好現代藝術買家的競價下,以高出估價151.2萬港元(約台幣592.1萬元)成交。

薛松 中國普普藝術、新海派代表人物

薛松1965年出生於安徽碭山,1988從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畢業。他被譽為中國普普藝術的重要藝術家之一,也是「新海派」藝術家代表人物,擅長將東方與西方、歷史記憶與當下現實、傳統文化與現代觀點連接起來。薛松最初的藝術實驗始於1980年代,正值大陸改革開放,現代藝術運動如火如荼,普普藝術等挑戰傳統美學的思想啟發了不少中國藝術家。

以火焰和灰燼 將印刷殘片組合成全新世界

薛松受美國畫家羅伯特·勞森伯格的早期拼貼作品影響,作品主要呈現抽象和表現主義,自1990年代末即大量採用傳統書畫,或焚燒後拿來做為拼貼之用,或借用名畫、書法圖像和意象,重新改造,予以古畫新用,以今擬古,把形形色色的印刷品殘片組合成全新的形象世界,雖是前衛的普普主義形式,卻蘊含深厚的中國人文及水墨精神。

薛松在上海工作室。(張敬亭/高士畫廊)

反抗權威和傳統藝術 國際影響力提升中

收藏家蔡柏諭說,從意識型態和社會發展的背景來看,普普藝術在1960年代以來反抗當時的權威文化和架上藝術,不但具有對傳統學院派的反抗,也同時具有否定現代主義藝術的成份,虛無主義、無政府主義是普普藝術的精神核心。薛松的作品因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不斷拓展的國際影響力,使其在藝術市場上保持著良好的投資潛力,根據2023年總成交額資料分析,薛松在世界頂級藝術家Top 5000排名第1079,其繪畫類作品主要在大陸地區成交。

延伸閱讀

訂閱168電子報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