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燭台 好看又實用 越古老稀有價值越高

【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2024年4月25日,佳士得倫敦舉辦「伊斯蘭與印度世界藝術品包括地毯」拍賣會,此拍成交189件,成交率70%,其中編號26,一件14世紀上半葉,埃及或敘利亞,蘇丹納西爾.穆罕默德·本·卡拉翁時期,大型馬穆魯克鍍銀黃銅燭台,高36公分,管狀頸部從截錐形底座升起,頂部有一個傾斜的圓柱形嘴,上面和下面有狹窄的V形帶和帶子,估價18萬〜22萬英鎊,在愛好古代文物買家的競價下,以高出估價25.2萬英鎊(約台幣988萬元)成交。

(Christie’s)

埃及黃金時代之一 對伊斯蘭藝術影響深遠

納西爾.穆罕默德統治埃及44年,是埃及民族漫長歷史中最偉大的時期之一,他的統治時期(1293-1341,三次任期)被認為是馬木留克藝術和建築的黃金時代之一,在他的統治下,開羅成為伊斯蘭世界的文化和藝術中心之一,特別是在金屬製品方面,開羅的工匠們創造了許多精美的作品,對後來的伊斯蘭藝術和世界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近年來,納西爾·穆罕默德統治時期的鑲嵌金屬製品不斷出現在拍賣會上。

1275年鑲銀黃銅燭台 曾拍出2.8億元

收藏家張政宗說,燭台在古代的民間就已被普遍使用,著名的例子是希伯來聖經中提到的七臂燭台或燭台。燭台越古老、越稀有,它的價值可能就越高,因為古董燭台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意義,使其深受收藏家的追捧。2021年秋拍場上,一件大約在1275年在伊拉克北部製造的鑲銀黃銅燭台,以約台幣2.8億元成交。

2021年秋拍場上,一件大約在1275年在伊拉克北部製造的鑲銀黃銅燭台,以約台幣2.8億元成交。(AP Photo / Alberto Pezzali)

延伸閱讀

訂閱168電子報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