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2024年3月13日-29日,佳士得紐約舉辦「高曼中國藝術集珍」網上拍賣,呈獻知名鑒藏家、教授暨慈善家杜麗芙·塔龐·高曼珍藏中國藝術之線上拍賣專場。
此拍成交113件,成交率95%,其中編號49,一件十七∕十八世紀德化白釉雙耳爐,跨手柄寬14公分,日本布盒裝,登錄香港出版《翫齋珍藏歷代名瓷影譜》下冊,1950年,編號114,釋出者2008年購自紐約春拍會,估價3千〜5千美元,在愛好中國古代瓷器買家的競價下,以高出估價30,240美元(約台幣93.1萬元)成交。
.jpg)
明末清初德化窯白瓷之典型特徵
明代德化爐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此爐以明代宣德爐為「母本」加以創作,屬於香爐中的經典樣式;器形束頸,垂腹,圈足,兩側對稱貼塑雙戟耳,通體施象牙白釉,釉質滋潤如凝脂,乃明末清初德化窯白瓷之典型特徵,造型典雅莊重,展現出德化窯獨有的「中國白」。
德化白瓷 常做神像、禮器 暢銷海內外
德化白瓷種類繁多,以瓷塑最負盛名,是福建沿海地區古外銷瓷重要產地之一,產品除實用器和各種文房用具外,還大量製作各種供廟宇、佛堂內供奉的造像和神案供桌上陳設的祭、禮用器等,多用貼花、印花、堆花等作裝飾,宋元時期是海上絲綢之路主要的貿易品之一,創造出「一籠白瓷一箱銀」的繁榮盛景;明代德化白瓷再創世界陶瓷藝術的頂峰,被歐洲人譽為「中國白」。
將瓷器雕刻、塑造成各種形狀和形式
收藏家陳定乾說,德化瓷器因其藝術價值和工藝而備受推崇,匠師們能夠將瓷器雕刻和塑造成各種形狀和形式,從而創造出複雜而細緻的設計,使每件作品都獨一無二並受到收藏家的高度評價,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受到藝術收藏家和鑑賞家的收藏和欣賞,可以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私人收藏中找到德化白瓷之身影,除了藝術價值外,德化瓷器也以其美觀實用而深受投資者的青睞。
最貴的是一尊渡海觀音立像 8千萬元
陳定乾說,與所有類型的收藏品一樣,絕大多數的德化瓷器都不值錢,但條件特殊的瓷器可能價值數百萬美元,最有價值的當屬17世紀和18世紀為皇家宮廷製作的古董瓷器。2017年香港佳士得「御苑、文心、匠藝」明代器物的夜間拍賣場上,一尊落款何朝宗的德化白瓷渡海觀音立像,以約台幣8100萬元成交,創下德化白瓷價格新高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