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玻璃畫 失傳的傳統技術 只要77萬元

【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2024年3月14日-27日,佳士得紐約舉辦「美國莊園:邁克爾·史密斯比佛利山莊珍藏」網上拍賣,此拍成交225件,成交率97.4%,其中編號38,一件18世紀中國出口反向彩繪鏡子(A Chinese Export reverse-painted mirror),高57.8公分,寬82.2公分,深5.7公分,釋出者2005年購自倫敦秋拍會,估價1.5萬〜2萬美元,在愛好大清朝代文物買家的競價下,以高出估價的2萬5200美元(約台幣77.7萬元)成交。

反面玻璃畫 在玻璃背面以相反順序作畫

反面玻璃畫於清康熙年間傳入中國,在玻璃(鏡子)背面以相反的順序塗上油畫和水粉的藝術形式,運用繪畫顏料在平板玻璃的反面繪製圖畫,利用玻璃的透明性在著彩的另一面欣賞的繪畫作品,因此也稱為「反向玻璃畫」或「玻璃背畫」(Reverse Glass Paintings )。還有一種是把鏡子背面的水銀或錫層刮掉一部分,留出一塊清晰鏡面用以繪畫,稱為「玻璃鏡畫」(Reverse Mirror Paintings),由於並未將鏡子的錫層全部刮去,當人們站在鏡畫前時就像置身於畫面的場景中。

一件1780年製的中國玻璃鏡畫,裝飾於英國斯塔福郡舒格伯勒莊園 (Shugborough Hall)的前廳。(維基百科)

被廣泛用於神聖繪畫 傳教士帶進中國

收藏家賴鈞燦說,這種藝術形式已經存在很多年了,自中世紀以來,它被廣泛用於神聖繪畫,最著名的是拜占庭帝國的聖像藝術,後來玻璃畫傳到義大利,影響了威尼斯的文藝復興藝術。自18世紀中葉以來,玻璃繪畫受到整個中歐教會和貴族的青睞,並被耶穌會傳教士帶到中國,19世紀再由中國傳入日本;19世紀早期到中期,許多鏡面都是用這種技術製作的,在整個19世紀,玻璃繪畫作為民間藝術在奧地利、巴伐利亞、摩拉維亞、波西米亞和斯洛伐克廣泛流行。

不幸的是,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這種傳統的「樸素」技術幾乎完全被遺忘,它的顏料成分和結構佈局方法必須透過結合丙烯酸和油畫來重新發明,於是一種新的反向繪畫方法出現了,使用聚合物玻璃方法,可以將藝術品直接繪畫到玻璃上的丙烯酸UV塗層上。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延伸閱讀

訂閱168電子報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