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版畫大師傑出作品太稀有 有錢也難買

【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2024年3月13日-26日,佳士得紐約舉辦「日式風景:江戶至戰後木版畫」網上拍賣,精選了18至20世紀江戶時代藝術大師的標誌性木版畫,其中包括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河瀨蓮花水和吉田宏。

此拍成交90件,成交率98.9%,其中編號11,一幅江戶時代末期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作品《凱風快晴(Gaifu kaisei)》,木刻版畫,25.4×38.1公分,出自《富嶽三十六景》系列,署名北齋荒目飯津日,由西村屋陽八(榮壽堂)出版,估價35萬〜45萬美元,在愛好浮世繪作品買家的競價下,以高出估價的47萬8,800美元(約台幣1481.8萬元)成交。

(christies.com)

比起名作巨浪 紅富士才是核心!

儘管葛飾北齋的名作「巨浪(神奈川衝浪裏)」備受推崇,但日本人和大多數鑑賞家都認為「紅富士」才是北齋富士山三十六景的核心,是系列中唯一沒有人類元素的設計;這裡的景像是火山東側的夏末或初秋,黎明正在太平洋上空,沖刷著山坡,這裡的山坡上印著磚紅色和棕色的飽和度。

標題中的微風從南方吹來,穿透日本人比喻為小魚群的積雲,山上偏心的大三角形將林線縮小為點綴著的藍點;在日本對天空的描繪中不尋常的是,空氣是一大片柏林藍色顏料,這是1830年代的新奇進口,從頂部逐漸變暗,並利用木塊的自然紋理來形成輪廓和對比度。

《神奈川沖浪裏》,1831-1833,葛飾北齋。(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葛飾北齋 傳達威嚴和超自然力量

收藏家郭廷雄說,葛飾北齋憑藉極其簡單的形狀和色調,傳達的不是真實感,而是一種威嚴和超自然力量的感覺,激發了他個人對富士山的熱愛,這一點從他無數的富士山繪畫中可以明顯看出,這些繪畫在他1834 年的書《富士山百景》中達到了頂峰。與該系列中的其他版畫不同,他使用透視將前景人類場景與背景主題富士山聯繫起來,葛飾北齋對2D平面的著重是有意的,它強調了象徵方面和視覺戲劇。

浮世繪逐漸成為現代風格 影響深遠

郭廷雄說,色彩斑斕的浮世繪,黑白對比鮮明,在當今逐漸具有「當前、現代風格」的意義,它是積極接受社會、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和流行思維方式的標誌,對藝術家的創造力產生了重大影響。日本木刻版畫的價值從台幣6千元到高達3000萬元不等,廣重、葛飾北齋和北川歌麻呂等版畫大師的傑出作品往往很少出現在公開市場上,但由於年代久遠和稀有,售價令人歎為觀止。

延伸閱讀

訂閱168電子報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