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藝術 倒過來的兩隻鹿 3千萬成交

【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2024年3月7日,佳士得倫敦舉辦「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晚間拍賣,推出現當代知名的藝術家作品,此拍成交76件,成交率87.3%,其中編號78,一幅德國藝術家格奧爾格·巴澤利茨(Georg Baselitz)1985年作品《兩隻鹿(Zwei Rehe)》,油彩畫布,200×162.5公分,中下簽有藝術家姓名首字母,背面簽名、標題和日期,估價60萬〜80萬英鎊,在愛好現代藝術買家的競價下,以75.6萬英鎊(約台幣2951.1萬元)成交。

塔希主義、無形式藝術 直覺、偶發

格奧爾格·巴澤利茨1938年出生於德國卡門茨,並在那裡長大,1956年前往東柏林學習藝術,1957年進入西柏林的柏林藝術大學學習。1961年,他師從漢·特里爾學習塔希主義和無形式藝術,塔希主義亦稱斑點派或滴色主義,是在法國興起而1940年代和50年代流行的藝術流派,創作中任憑畫筆的掃、滴、灑、潑等無意識的自發揮動,從而拋棄了立體主義的形體結構,直接在畫中以直覺和偶發性因素創造感情。

巴澤利茨愛畫鹿 這幅是尖峰時期作

《兩隻鹿》是巴澤利茨鹿畫系列中充滿活力的紀念性作品。作畫時,他正在以新的自由創作主題,並探索華麗、飽和的色調,靈感來自皮耶羅·德拉·弗朗西斯卡早期文藝復興時期的壁畫,這幅畫見證了巴澤利茨繪畫能力的尖峰。在他的標誌性風格中,將圖像顛倒呈現,使其脫離了繪畫慣例,並突出了筆觸的動態輝煌。兩隻鹿在粉紅色、赭石色、天藍色和草綠色的厚塗顏料中面對面。左邊的大型動物是黑色的,眼睛是綠的,而它的小夥伴是藍眼睛和猩紅色。

現代藝術 鮮豔、筆觸、抽象、影響後世

收藏家黃世國說,現代藝術的特色是使用鮮豔的色彩和大膽的筆觸,採取抽象的、富有表現力的形式和形狀,探索運動、時間和空間等新概念,並且拒絕主流價值和傳統技術。現代藝術之所以收到推崇,是因為它的藝術歷史價值,與作為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塑造今天所知的世界,作品收到藏家追捧,在於它的收藏價值、稀缺性、普遍存在的供需法則以及潛在的投資回報。

藝術家地位及創作時期 決定作品價值

黃世國說,藝術市場向來非常重視現代藝術,而藝術家在學術界的地位是評價藝術品要素之一,目前市場的亂象,是一些靠作秀和自我吹捧的作品比默默耕耘有實力的藝術家作品貴得多;藝術品的價值也取決於藝術家職涯中作品的創作時期,如果作品是在藝術家的巔峰時期創作的,那麼它的價值也會增加的。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延伸閱讀

訂閱168電子報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