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7日

小心贗品 買浮世繪最好找蘇富比

【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2022年3月17日-24日,蘇富比倫敦舉辦「精美的日本版畫」網路拍賣,提供一系列漂浮世界藝術家的經典作品。浮世繪定義了從江戶時代開始的一種藝術表現類型,通常與居住在當時新成立的江戶首都市民、商人階級和惡魔有關;這些藝術作品的靈感來自「漂浮的世界」,這是描述塵俗人間的漂浮不定以享樂主義為中心的代名詞,以及圖片採用「浮繪」和模仿西方視角以達到戲劇效果。

此拍編號一幅19世紀江戶時代末期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約1831年作品《深川萬年橋下》,木版畫,25.4×37.1公分,出自《富士山三十六景》系列,由山方永壽堂出版,估價5千〜7千英鎊,在愛好浮世繪藝術買家的競價下,以高出估價6.84倍47,880英鎊(約台幣180.9萬元)成交。

▲富士山三十六景 共有46景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出生於江戶城墨田河東岸本所割下水,原為一平民,初名鬼太郎,後由幕府磨鏡師中島伊勢收養,童年便在中島家成長。

《富士山三十六景》是葛飾北齋創作於晚年的代表作,每幅畫面的視點均有實際依據,初版只繪製36景,因為大受好評再追加10景,最終此系列共有46景。初版1831-1834年發行,每一幅都以富士山為背景,與人們的勞動、生活場面巧妙結合,在動與靜、晴與雨、波濤與富士山等對立關係的構成上,結合典型的日本傳統線描紋樣及裝飾性色彩,以西方繪畫的透視原理和明暗對比手法拓展畫面空間及深度。

▲何鐵華:浮世繪 贗品太多

收藏家何鐵華說,2017年紐約春拍會上,葛飾北齋作品《神奈川沖浪裏》以約台幣2717萬元成交,此拍重新引發了全球對浮世繪收藏的濃厚興趣,在兩百多年前為批量量通的印刷品以高價姿態受到藏家的青睞。其實浮世繪不是按照類別來定義價格的,價值主要展現在繪師及作品的狀態,講究是否為繪師原作,市場中贗品實在太多很難去判別,投資者購藏時還是要嚴選數量稀少的版本,稀少之作價值才會更高。

延伸閱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訂閱168電子報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