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紫金柚盤 估價十倍逾2300萬成交

【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2023年12月12日,佳士得巴黎舉辦「亞洲藝術」拍賣會,此拍成交156件,成交率75.7%,其中編號6,一件明宣德紫金釉折枝梔子花果紋盤,青花雙圈楷書款,直徑26公分,釋出者祖父於1927月1月購自德國慕尼黑古董商雨果·梅爾,估價5萬〜7萬歐元,在愛好中國古代瓷器買家的競價下,以高出估價71萬8,200歐元(約台幣2381萬元)成交。

宣德御窯 罕見的鐵褐色裝飾紋盤

紫金釉折枝梔子花果紋盤侈口,淺壁,矮圈足,足內斂,外底心微凸,均先於紋飾上加刻線紋後,再上紫金釉,內外紋飾間均加單圈。胎骨厚重,釉色呈紅赭色,圈足脊背較一般平寬,露胎處多雜有大小鐵斑。器底青花書「大明宣德年製」二行六字楷款,外加雙圈。此件極為罕見的鐵褐色裝飾紋盤,屬於宣德年間御窯發展起來的一組重要的風格獨特之紋盤。

梔子花配其他花果 = 碩果纍纍

梔子花是觀賞用重瓣的變種大花,喜愛溫暖,花香清雅甜美,初開呈白色,花謝時漸轉為乳黃色,為中國典型香花植物之一。盛花期2月〜4月,又稱為「黃梔花」,「梔子」一名的由來是因其果實的形狀很像古代的一種盛酒的器具「卮」的緣故,而採用卮之俗字「梔」,有人認為,當與其他水果和花卉組合時,其一般含義是碩果纍纍。

古代瓷器價值 看收藏來源是否知名

收藏家黃世國說,決定古代瓷器價值的主要因素是該類型作品的市場、其狀況和出處,當一件瓷器來自知名或著名的收藏時,它就會在市場上受到巨大的推動,數百年歷史的中國陶瓷並不一定只有一個,不像當代或現代藝術,一件作品的起源很容易找到,如果一位著名的收藏家曾經擁有一件作品,或者它已經代代相傳,那麼它就會立即獲得重要的註記;2016年秋拍場上,一件罕見的南宋建窯「油滴天目」茶盌以約台幣3.38億元成交,全球收藏界都為之震驚。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延伸閱讀

訂閱168電子報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