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2023年11月9日,佳士得倫敦舉辦「現代及當代中東藝術」拍賣會,此拍成交50件,成交率92.7%,其中編號64,一幅埃及藝術家卡邁勒·泰爾米薩尼(Kamel el-Telmissany)1941年作品《無標題(Untitled)》,布面油畫,79×63.5公分,右上方簽名並註明日期,釋出者1941年購自藝術家處,估價6萬〜8萬英鎊,在愛好中東藝術買家的競價下,以高出估價100,800英鎊(約台幣389.9萬元)成交。
.jpg?mode=max)
泰爾米薩尼 因現實改行電影製作
卡邁勒·泰爾米薩尼(1915年-1972年)出生於開羅北部卡柳比亞的一個貧困家庭。1925年,他完成小學教育後,全家搬到了開羅。在學期間對藝術產生了興趣,但繪畫只能作為一種愛好,後來就讀獸醫學院時,由於對藝術的興趣,最終未能獲得學位。
在開羅期間,泰爾米薩尼結識了埃及作家喬治·海因和畫家拉美西斯·尤南,並共同成立了藝術與自由團體。泰爾米薩尼的繪畫生涯是短暫的,只有短短的十年,其作品依附在超現實主義的震撼價值和現實表達,當他意識到超現實主義永遠無法在埃及生存並在公眾中取得成功時,泰爾米薩尼立馬退卻並轉向電影製作。
埃及超現實多繪可怕人物 本作卻是希望
收藏家張政宗說,埃及超現實主義興起於1930年代末,旨在反對歐洲法西斯主義和民族主義的興起,以及英國的殖民統治和開羅保守的藝術氛圍,持一種「墮落」的方式震驚公眾,雖然大多數埃及超現實主義作品都以描繪可怕的人物來震驚公眾,但本拍品卻看到了母親擁抱孩子的希望;這時期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和作家以作品開啟了更大的運動,即人的非人化,以及擺脫傳統、政治和良心束縛的意願。
近年復甦 中東藝術獨特原創無法複製
張政宗說,中東藝術以其獨特性和原創性而聞名,這是其他地方無法複製的,它的獨特之處在於藝術手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以及其理想主義而非自然主義的人物,它的創意表達以多年的人類歷史和來自不同背景的藝術家為基礎。2019年現代及當代中東藝術品的全球銷售開始復甦,總價值較2018年增長26%,2022年阿拉伯作品拍賣成交額高達300萬美元,顯現投資者對中東藝術喜愛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