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台股週線下跌242點,最終收在16601點,已經連續兩週收黑。8/11新聞:「CPI數據低於預期,美9月可能暫停升息」,美國聯準會7/26決議升息1碼來到5.25-5.5%。7月CPI數據3.2%低於市場預期,顯示通膨獲得控制,9月FED暫停升息機率升高。
雖然CPI低於預期,但是並沒有因此帶動美股大漲,即便報告剛出來時美股大幅跳高,但隨著投資人仔細檢視報告,卻發現核心通膨依舊具有僵固性,一開始的樂觀氣氛隨之消褪,導致美股跌多漲少。
不僅如此,近期信評機構惠譽調降美債信評等至AA+,且穆迪調降美國10家中小型銀行的信用評級,導致國際股市回檔,連帶影響台股,未來行情該如研判?
切入股神系統,大盤日線三線翻空,前方出現六個賣出訊號,上檔壓力沉重,整體架構已經不對,目前已來到兩個半月低點,未來可能會有長時間的整理,甚至回檔修正,短期之內要再度上攻非常不容易。
2023年的台股是在通膨廢墟中所建立的投機行情,此時選股能力就顯得相當重要,如果投資人只懂得看基本面做股票,將會錯過許多良機,只要選到架構好的類股、好的標的,便能在廢墟之中創造財富!
傳產股拖累大盤 電子股陷入整理
近期大盤會如此脆弱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很多傳產類股的拖累所導致。透過股神系統,我們可以看到塑膠股目前已跌破九個月的低點,持續呈現空頭格局;電器股也已經轉空半年,維持三線空頭趨勢,架構不全;鋼鐵股也是在半年低點附近,目前二三線依舊在空方,上檔壓力沉重;百貨類股則是到了九個月低點,目前依舊是三線空頭趨勢,架構錯誤,股價持續下探。
再看到觀光類股,8/10新聞:「EPS3.54元,雄獅H1賺贏疫情前全年」、8/10新聞:「王品報捷,成長逾19%」、8/9新聞:「山富上半年豐收」,即便發了這麼多則利多消息,但觀光股依舊是三線空頭格局,股價持續下探,我也早已提醒投資人,今年觀光股的好戲已經演完了。
而其他如機電、電器、化工、運輸等也都是空頭架構的類股,若投資人買進,很可能損失慘重。最後看到電子股,目前是一多兩空的格局,雖然下方有兩個支撐,但上方仍然有三個賣出訊號,壓力較為沉重,目前陷入多頭整理的格局,已經進入整理五天,提醒大家在操作上務必謹慎小心,以免最終面臨虧損。
AI族群多空 成交值中現蹤
在上市櫃排行榜中,大部分的個股都是AI概念股,而為甚麼成交值排行榜這麼重要,因為成交值高代表這些股票是股市最多人買賣操作的股票。而現階段投資人最關心的議題,莫過於AI股到底死了沒?而我的看法是,現在AI股的走勢已經不同調,有的依舊強勢,有的陷入整理,有的已經轉空。而個股行情該如何判斷?
營邦持續呈現三線多頭格局,架構漂亮,沒有任何賣出訊號,股價持續走高;健鼎三線也都在多方趨勢,架構正確,是很強勢的個股,我在本周也帶領會員(特)操作健鼎,獲利11元出場。
台光電也是檯面上強勢的AI概念股,8/11新聞:「台光電獲利佳,股價創高」,目前台光電的三線格局也很漂亮,股價創高後趨勢線依然很長,沒有減弱跡象;台燿現在也還是正確的AI股,8/11新聞:「台燿打入AI伺服器,投信認養」,目前台燿趨勢線仍然在多方趨勢,架構未被破壞。
另外像是波若威與力致也都是目前還維持在多頭格局的AI相關個股,像這些架構的股票都是未來值得注意的標的。
看完了上述的強勢個股之外,來看到進入多頭整理的熱門AI股,有些多頭陷入整理。
8/10新聞:「廣達7月營收雙減」,即便出現利空消息,但廣達第一線還是很強,三線架構目前一多兩空,二三線跌破,多頭陷入整理,需要時間修正,股價才有可能繼續往上漲;相較之下,緯創則較為弱勢,股價已整理七天,目前也是一多兩空的架構,而整理期間,要注意趨勢線不能往下掉,若日後趨勢線持續往零軸靠近,代表個股可能轉空;技嘉本周也出現一個賣出訊號,二三線跌破,進入多頭整理趨勢。
再看到8/10新聞:「AI大單到,奇鋐:明年好很多」,奇鋐目前二三線在零軸附近,也要準備進入整理階段,而像是光寶科、廣明與M31也都是多頭陷入整理的格局,必須特別注意趨勢線不可往零軸靠近,否則很容易轉空,導致股價大江東去。

AI股多空走勢分歧 強弱分明
看完了多頭的AI股後,其餘熱門的AI個股,我想都已經轉空了。緯創的子公司緯穎已經轉為空頭格局,第一線跌破,二三線也持續轉空;創意已經轉空第十天,上方出現兩個賣出訊號,架構不對,依舊維持三線翻空格局。
8/11新聞:「世芯跌停,高價股倒一片」,世芯-KY前方出現4個賣出訊號,上檔壓力沉重,架構被完全破壞、三線轉空,也是不對的股票。
再看到個股力旺,8/10新聞:「力旺下半年營運拚季季增」,即便暗示下半年會好轉,但力旺目前也是空頭架構的股票,架構錯誤,股價已經跌深。
而其他如雙鴻、台積電與股王信驊也都是三線已經翻空的股票,像這些股票我都不會操作。
綜合上述所言,現階段AI股已各走各的路,而下一波AI股再起,又是一次財富重分配,已經不是所有的個股都會上漲,若投資人買進已經走空的AI股,到最後很可能白忙一場,甚至遭受損失。
鴻海研發電動車電池 有機會嗎?
汽車是近百年來最偉大的發明之一,過去台灣政府為扶植國內國產汽車之製造,施行汽車關稅保護政策,訂下高達30%的進口車關稅加上25%-30%的貨物稅,導致汽車業競爭力弱,僅有裕隆具備引擎設計能力,但成果也不佳,裕隆2020年想用納智捷做品牌行銷,打入中國市場,卻以賠掉 1.6 個股本作收。
切入股神系統,汽車股三線翻空,上檔出現3個賣出訊號,架構脆弱。而電動車會開闢怎樣的新局面呢?
鴻海與裕隆合作研發電動車,但鴻海電動車自宣布開始研發以來面臨許多難題。
8/10新聞:「鴻海投3500萬與6大學培育電芯人才,打造電池國家隊」,相較於寧德時代2022年投入155億人民幣、比亞迪Q1投入62億人民幣、南韓LG能源過去10年投入38億美元以及日本豐田將花費4900億新台幣投入研發,如今鴻海僅3500萬就要開發電動車電池?真是令人相當失望。
此外,鴻海缺乏原料、人才、技術、專利、作業系統五大要素,而鴻海電動車定價低但電池續航力高達700公里,卻並未提供試駕車,也沒有到車測中心測試,消息可信度低。
8/10新聞:「看好電動車製造外包,外資喊鴻海目標價 151 元、維持『買進』評等」,切入股神系統,鴻海一空二多,上檔出現4個賣出訊號,上攻動力不足。
看到基本面,由於市場已經飽和,台灣電動車產業做為新進者競爭力低、發展相對困難,要異軍突起的可能性不高,鴻海要搶回市場比登天還難。
新聞解讀的重點:看它的意涵!
8/10新聞:「台積8吋晶圓大降價」,台積電本周收在546元,切入股神系統,台積電前方仍有五個賣出訊號,上檔壓力沉重,架構脆弱,已經一年五個月沒有站上600元,到現在還有很多人看好台積電,是非常錯誤的看法。
8/10新聞:「矽晶圓二哥悲觀景氣復甦」,聯電在除息前曾有一波漲勢,但趨勢線未翻多,股價最終也在除息後持續走跌、三線翻空。
8/10新聞:「蘋果新品助攻,健鼎、欣興回暖」,這兩檔股票該如何挑選?先看到欣興,第一線在零軸附近,二三線跌破,架構不對,我並不看好;反觀健鼎則是很強勢的個股,三線架構漂亮,持續呈現多頭格局,我也在本周帶領會員(特)出場健鼎,獲利11元入袋為安,加上近期的兩次操作共獲利41元,相信會員們都很開心。
再看到生技股保瑞,8/10新聞:「保瑞7月營收增1.4倍」、「保瑞連三月營收衝破10億」,切入股神系統,保瑞趨勢線沒有翻多,二三線多頭也不強勢,架構並不完整。很多散戶都把報紙新聞當基基本面,只看新聞操作股票,而等到收到消息時,股價早已一瀉千里,投資人到時想逃命也為時已晚。所以,解讀新聞的精隨在於和趨勢比對有沒有相當、研判架構到底對不對,才不會成為大戶的傳聲筒、主力的打手。
贏家心法:提早佈局 早買早賣!
本周大盤行情低迷,但是依然有強勢的股票,而選股的成敗在於看懂架構,只要能看懂架構就不必驚慌,股市贏家會遵守紀律、使用正確的工具選出好的股票。
除了上述所說,帶領會員(特)出場健鼎,獲利11元入袋為安外,這檔健鼎我還曾帶會員(總)一次獲利24元,第二次獲利6元出場,兩次操作獲利30元,共獲利41元。我在七月也帶領會員(特、普)四次操作廣明,共賺37.9元;另外,我在七月份也帶領會員(特、總)操作台燿(6274)兩次,分別獲利16元與獲利10元,兩次共獲利26元,總共52元,看到買的股票獲利,相信會員們都很開心。
在股市中,買的是未來而不是看過去,而贏家的不二心法便是提早佈局,買要先買,賣也要先賣,而要如何做到,靠的便是一套好的工具。只要能善用工具,看懂架構、懂得選股,便能輕鬆成為贏家,幸福都在來的路上!
Line:@a25006999
想索取的粉絲請加入我的Line官方帳號:@a25006999,留下姓名電話,並跟我說你是168週報的粉絲,就可不定期收到我的解盤及其他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