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為2023台股第一個交易週,大盤週線收紅235點,收在14373點。回首2022年,可說是股市中令人不堪回首的一年,大盤下殺4482點,不管是散戶還是法人、主力都損失慘重,許多投資人在這波下殺中損失財富,而未來行情究竟該如何操作?要先看懂國際局勢,1/6新聞:「亞馬遜大裁員,砍逾1.8萬人」,加上前不久美光也宣布2023裁員一成,可見未來全球經濟仍不樂觀,企業庫存嚴重,景氣回溫非一朝一夕,而在股市操作上顯然難度恐不亞於2022年,甚至更加困難!
來看大盤的格局,切入股神系統,大盤下跌期間呈現空頭格局,當趨勢線、籌碼線、動能線皆跌破的時候出現一個賣出訊號,隨後迎來一波下跌,到目前為止都還未修正完畢,也未見底部,因此投資人在選股上務必十分謹慎小心。電子股的格局與大盤雷同,同樣迎來一波大跌,若是投資人不能看懂其架構不正確,反而在這段期間買進,那麼這一整年下來必定受傷慘重。
想到去年年初我送給大家的三個千萬:1.千萬要小心;2.千萬要停損;3.千萬勿攤平,現在來看可說是完全說中。目前大盤日線雖翻多呈現二多一空格局,但二三線趨近零軸,架構脆弱,周線趨勢線仍在空方,空頭格局一不小心就陷入連環套的局面,大盤大跌一波後很多股市陷阱會越加猖狂,因此今年我加碼送給大家四個千萬:1.不要相信任何理財課程;2.不要相信免費的東西;3.不要把錢匯到別人的戶頭;3.不要隨便借錢給別人,相信投資人只要謹記這些提醒,可以避開許多不必要的損失。
三外資看衰台積電 股價跌逾4成
1/4新聞:「台積電先進製程訂單滾滾來」、1/6新聞:「台積電、環球晶新廠利潤不悲觀」,台積電發佈利多然而卻抵擋不住外界的看衰,1/5新聞:「台積電全年營收恐0成長」、「台積電Q1營運外資看淡」、「三家外資:高盛、瑞銀、花旗,下修台積電目標價」,外資更預估半導體產業的復甦可能要等到第四季。1/3新聞:「台積電資本支出1.2兆再創新高」,在各電子大廠都因庫存影響下修資本支出下,台積電反其道而行加大投資,預計在美國、日本甚至德國等地增設晶圓廠,然而晶圓廠並不是便利商店,其成本之高一座要價7000億
另一則新聞:「台半導體代工鏈春寒料峭,1H23稼動率驟降」,台積電雖不斷擴產,但在景氣疲軟、供過於求之下,市場是否能餵飽這隻貪食的巨獸還是一大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台積電到處擴建廠房股價表現卻投了反對票。台積電的股價在歷史高點688元時,吸引大量投資人買進,而後大幅下跌,最低跌至370元,跌幅達46%,最新股價收在458.5元,目前在低檔整理,若是投資人沒有避開這波下跌,對於財富來說是很大的傷害。
投資人不妨回想,是哪位分析師表示:「600元以下的台積電是老天爺的禮物」,如今台積電458.5元連500元都站不上,這句話現在看來格外可笑。而我2022年一整年下來沒有任何一天表示我看好台積電,遑論帶領會員買進,此分析如今看來相當正確。看到台積電格局,台積電的週線於1/21股價為歷史高點688元時,趨勢線就已跌破,後續籌碼、動能也隨之跌破,三線皆轉空,至今都還未修正完畢458.5元以上的套牢量依舊巨大,這就是我不帶領會員買進台積電的原因。
至於台積電的上游環球晶,利多消息不斷:「環球晶:今年將持續成長」、「徐秀蘭:今年先低後高」,去年環球晶也頻發利多,但是其股價跌幅達到64%,切入股神系統777,環球晶在高點時出現賣訊,而後三線跌破,至今仍未修正完畢,上檔套牢量極大。電子股去年深受景氣疲軟、消費力下降影響,至今都尚未擺脫庫存風暴的籠罩,不管是晶片、面板、記憶體、NB等都還存在供過於求的惡況,電子股週線也已轉空一年都還未翻多,目前格局雖呈現二多一空,但動能線依然在空方,代表動能不足,上檔壓力也未克服,難有大漲行情,操作上要特別小心謹慎。
ABF將捲土重來?上半年我仍不看好
1/5新聞:「載板廠豐收的一年,三雄營收有望締新猷」,這對ABF廠來說是再好不過的消息,但是如果投資人依據這些新聞操作股票,想必會受到重傷。看到ABF三雄之一的南電,1/4新聞:「南電去年營收締新猷」、「南電2022年營收登峰」,南電去年度營收646.4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這無疑是利多,然而看到南電的股價,2022年一整年自高點631元最低跌至177.5元,跌幅達72%,目前在低檔盤整,然而這還是在南電營收未衰退之下的股價表現,若是未來營收衰退,股價不知會跌到哪?
南電過去一年營收狀況佳,頻發利多消息,若是投資人依據這些新聞做股票,持續抱著甚至做多南電,結果即是迎來股價不停下跌,投資人受傷慘重,由此可知若投資人用錯誤的觀念操作股票,代價就是不停地在股市中繳學費,究竟南電股價跌跌不休的原因為何?
來看南電的週線,切入股神系統777,南電上檔賣壓沉重,早在十個月前3/11就顯示其格局不對,趨勢線逐漸轉弱,籌碼、動能已經跌破,即便基本面如何完美,依舊阻止不了股價雪崩式下跌。再看到南電的日線,架構依然不對,即使前段有一波短線反彈,然而週線始終在空方。
來看ABF族群的另外一檔股票—欣興,於2022年12/3出現賣出訊號,當時股價還在161.5元,至今短短一個月已拉回38.5元,上週五收在123元,切入股神系統,自從去年4/15高檔出現賣出訊號後,轉空至今週線都未翻多,因此我這一整年下來提醒投資人ABF族群格局不對不下數百次,不知道幫助了多少投資人。股市操作的原理就是要「逐水草而居」,多頭時看準時機操作,空頭的時候就要當機立斷、盡早避開。
特斯拉跌75% 電動車未來怎麼看?
1/6新聞:「電動車ETF,馬力十足」、1/4新聞:「鴻海、NVIDIA車用戰場相依,再度攜手開發自駕電動車」,電動車題材延續2022熱度未減,有投資朋友問我:「2023年有沒有看好電動車概念股?」看到電動車龍頭特斯拉2022股價從400元跌到100元,跌了75%,雖然也有受其他外在因素影響,但主因還是在於其銷量不如預期,從7月銷量巔峰47.6萬台到11月僅剩19萬台,連產業龍頭都受景氣影響如此大,更何況其他中小廠商,而在大陸14億人口的市場,其前三大電動車上半年慘賠422億,因此台灣電動車產業更是舉步維艱。
除了電動車整體市場景氣下滑的問題外,台灣電動車廠還須面對該市場龐大的競爭壓力,去年12/29的商業週刊封面:「德國氫火車上路,氫氣時代崛起」,二十一世紀,化石燃料可能終結,氫氣時代崛起,BMW除了大量推出電動車之外,還與TOYOTA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車款,計畫於第1季開始試駕。
除此之外,也有車廠推出太陽能車,百度也在中國一線城市推出無人駕駛的計程車,汽車產業熱,若無足夠的競爭力很容易被淘汰。近期積極佈局電動車產業的鴻海,股價來到半年低點,就是因為其電動車產業的問題重重,永遠都有新的問題,至於要做電動車電池的台泥,去年股價也蒸發了42%,而以電動車為題材的ETF,如國泰電動車2022年股價跌了43%、富邦未來車跌了42%、中信電動車跌25%,所以不是跨足電動車產業,股價就會飆漲。我在2022唯一做多的電動車題材股只有昇銳,11/17帶領會員買進,12/5出場,中間兩次操作、四根漲停板,共賺了9元+9.7元=50%獲利,這就是選股真功夫。
散戶悲歌!越好的股票賠越慘
1/6新聞:「信驊去年賺逾5個股本可期」,高價股信驊去年營收甚佳,然而股價自高點3675元最低跌至1445元,跌幅達61%,買進的投資人都欲哭無淚。切入股神系統,信驊於去年4/22高檔出現賣出訊號後便轉空,至今仍呈現空頭格局,這就是信驊股價下跌的原因。
1/6新聞:「記憶體寒流,南亞科恐陷虧損」,近日南亞科開始傳出利空消息,然而投資人現在才看到為時已晚,南亞科的股價自高點105元最低跌至45.25元,跌幅達57%,投資人應於前段高點賣出,才能避開這波下殺,然而當時南亞科利多消息滿天飛,去年4/12新聞:「南亞科Q1每股賺2.11元」,甚至有投資人看到這則利多消息以後開始按計算機,用每季2.11元來估算整年EPS8.44元,然後以本益比20倍算出股價168元,以過於理想的方式去預測股價,這無疑是大錯特錯,倘若股票能以數學來操作,數學老師豈不都住在帝寶了?這就是股市散戶的悲歌,買進的都是基本面最好的股票,然而卻賠到脫褲子!
切入股神系統,南亞科自2021年5/7以後幾乎都是空頭格局,至今仍未修正,目前在低檔整理。投資人在股市中每一次錯誤都要繳學費,唯有修正心態、減少錯誤,並且跟贏家學習,才能邁向成功之路。
2022年頭笑到年尾 喝茶聊天而已
2022年大盤下跌5990點,許多投資人都因此受重傷,而我帶領會員從2/7開始放空,2/22開始手上全是空單,到5/12賺了44筆。從4/11到7/27,我們操作29筆賺27筆(普)。8到9月我也帶領各級會員操作生技股,獲利12筆出場,並在後續國門開放之時,搭上觀光股的列車,獲利8筆出場。11月我帶領大家操作的昇銳,在11/17至12/5之間,進場兩次,攻上四次漲停板,獲利高達50%。12月主攻生技股,12/23我帶領會員操作的南光、松瑞藥、雃博陸續出場,南光更是攻上六次漲停板,12/23獲利15.6元出場(普),賺了32%,松瑞藥、雃博也獲利出場,會員都很開心。
低價生技行情未了 綠能概念正夯
很多投資人好奇2023生技股還有行情嗎?
1/3新聞:「中國瘋搶藥,止瀉藥也賣到斷貨」、「中國來台旅客,首日陽性率27.8%」,中國疫情目前還在延燒中,退燒藥及止瀉藥的需求龐大,因此我研判這波低價生技股多頭行情還未走完。此外,2023年另一個潛力股就是綠能族群,目前已有超過200間蘋果供應商承諾在2023年時製造蘋果產品將100%使用綠電,未來可說潛力無限,環保節能減碳是世界性的議題,蘋果一馬當先,很多單位也相繼響應,例如歐盟計畫「2030年減碳55%包裹法案」,於2023年1月1日開始實施,進口商須申報其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因此在生產過程中的綠能使用成為關鍵,包括地熱發電、風力發電等,綠能減碳是2023重要的選股方向之一,而14檔熱門的泛綠能題材股中只有森崴能日線週線架構是對的,另一檔士電,搶占先機跨足綠能領域,架構非常漂亮,我也在1/5帶領會員(普)買進,期待一波行情!。
Line: @a25006999
想索取的粉絲請加入我的Line官方帳號: @a25006999,留下姓名電話,並跟我說你是168週報的粉絲,就可不定期收到我的解盤及其他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