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週三召開首次內閣會議,確認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將於4月2日生效,另威脅要對歐盟徵收25%的關稅,並特別提到汽車關稅,預計更多細節將很快公布。
美股道瓊周三收跌188點。科技股AI巨頭輝達在財報公布前走升,費半指數漲超2%。盤後輝達公布財報優於市場預期,但周四台股沒有反應利多,權值股表現弱勢,加上 MSCI 季度調整今天生效,盤中翻黑後一路下殺,終場跌349點收在23053點,失守季線。
本周大跌677點,周線收黑K棒。如之前大盤所研判,指數維持在季線附近上下來回震盪。
即將在3月登場MWC 2025、台北國際工具機展、輝達(NVIDIA)GTC大會,其中一個共同的大熱門就是機器人,在國際大廠輝達、特斯拉(Tesla)、Meta、蘋果等競相投入推波助瀾,本周機器人大都休息,及中國的 AI 模型DeepSeek具低算力需求降低成本,有助於加速AI邊緣應用如AI眼鏡、機器人、資訊服務概念股等,相關個股可高出低進區間來回操作。
穎漢機器人:股價持續墊高續抱
穎漢(4562)金屬彎管機及工作母機之製造,黃仁勳去年6月台北國際電腦展前訪台,為機器人概念股的彎管加工設備廠參訪穎漢,為機器人概念股的彎管加工設備廠,穎漢最具特色的無人化整廠輸出產品,穎漢自行開發各軸式機械人手臂取代傳統人工搬運,可在無人作業下長時間穩定生產,協助客戶從傳統製造升級到 AI 智慧製造。1月合併營收6892.2萬元 年增-2.2%,穎漢機器人未來趨勢,股價已整理長達5個月,周四股價一度突破季線,可持股續抱。
大銀微:季線附近可留意買點
大銀微(4576)2024年營業利益0.51億元,稅後純益0.36億元,EPS回升至0.51元。上銀集團旗下上銀科技及大銀微系統兩公司2025年1月營收雙雙成長,將攜手參加3月3日登場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聚焦在智能化相關產品、與AI及人形機器人相關的關鍵零件。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將實現量產,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將破2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54%,人型機器人不僅可執行製造業任務,更可在家庭、醫療、物流等領域扮演輔助角色。1月合併營收1.64億元、年成長19.46%,營收年增率是高成長的開端,以多樣化的自動化設備零組件,切入機器人和半導體設備核心,隨著機器人熱潮再起,帶動台股機器人族群新一波的投資熱潮。大銀微和母公司上銀集團,共同為美國物流業者開發具有AI功能的物流機器人,未來將進一步量產,許多物流業者感興趣。精密運動及控制元件的訂單能見度,從年初的1.5個月,延長至2個月,高階精密定位平台和半導體業訂單能見度,則從3到6個月延長到3到8個月。本周股價拉回季線附近可留意買點。
達邁AI眼鏡:月線附近留意買點
達邁(3645) 1月稅後盈餘為1800萬元,年增157%,每股盈餘為0.13元,本周股價88.5元再創高。 挾Meta AR眼鏡供應鏈題材近期盤面焦點。CES展輝達展示AR眼鏡技術吸引市場焦點,加上Meta 先前發布首款AR眼鏡,Meta相關供應鏈也受青睞,AR眼鏡後續若成功商業化,將為AR眼鏡帶來革命性的變革,成為近日市場焦點資金追捧。達邁聚醯亞胺薄膜(PI)於AR眼鏡中扮演重要角色,因其獨特的性能可解決AR眼鏡在輕量化、透明度、柔性化等方面的條件,還可視力矯正的光學元件,因此非常適合應用於AR功能的透明鏡片中。本波股價88.5元再創高後拉回,目前拉回到月線附近可留意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