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川普總統出來發表關稅的言論減少了,主要都是幕僚出來傳話,我們認為美股在之前大跌後,川普不會希望短期股市再跌,會更想要股市可以反彈,因為這樣他後續想做的關稅政策才可以放手去做。
假設美股短期之內繼續破底大跌,引發經濟衰退,民怨四起,川普的關稅政策恐鎩羽而歸及政府效率部可能關門大吉,這應該是川普明瞭的事情。
比特幣是投機的風向球 出手相救
所以我們看到當比特幣跌破8萬美元,市場一片恐慌時,川普政府表示將虛擬貨幣納入戰略儲備,就是希望比特幣走穩反彈,可以箱型整理不再破底,因為比特幣是投機的風向球,若再持續大跌會引起市場恐慌將拖累其它風險性資產(股市…等) ,所以必須出手相救。
但也沒有要讓比特幣再創歷史新高,否則不會宣布除了透過資產沒收程序所取得的資產之外,政府不會為此儲備再額外購置虛擬貨幣。
股市箱型整理 化解悲觀的氣氛
相同的模式也套用在特斯拉的股價身上。
川普希望透過購買特斯拉的電動車拉抬股價,不要再跌跌不休,所以川普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是一堆無腦的人所想的故意製造經濟衰退,目的是為了降息。
假設調高關稅進而導致通膨再起,FED也不一定有多少降息空間,況且總統剛就任沒多久,若馬上出現經濟衰退,這會是川普願意的策略嗎?
倘若發生停滯性通膨進而把股市搞到重挫,引起民怨或甚至議院發起「彈劾總統」與「將總統免職」,這更不會是川普想要的結果。
所以我們認為近期會先把股市穩住讓它進入箱型整理一段時間,化解市場悲觀的氣氛後再來大刀闊斧的改革,當然那時就是股市的黑暗期了,白話文就是短期有撐,中長期麻煩了。
小心熱錢去槓桿 金融環境變惡劣
從全球股市或黃金來看,今年初到現在還看不到熱錢全面性地去槓桿化(流動性風險),只能說熱錢在挪移。
也就是美國股市及比特幣表現差;但香港恆生指數創近一年多高點,俄羅斯股市今年迄今漲逾40%,德、英、法國股市離新高也近在咫尺,黃金更是創歷史天價,這表明全球熱錢目前不太恐慌。
但要注意的是美股未來假如仍弱勢,而上述強勢的股市及黃金出現較大幅度下跌,那時就要小心熱錢在去槓桿化,金融環境變惡劣了。
模型:美經濟預測 斷崖式下滑
美國股市之前向下修正,除了川普關稅等議題外,最主要的是亞特蘭大聯儲的GDPNow模型對美國經濟的預測近呈現斷崖式下滑,是市場最關注的經濟預測之一。
本模型特色是,當模型所採樣的變數有更新,該模型即會修改其 GDP 季增年率之預估,由於採納的變數眾多,因此該 GDP 預期更新頻率快,一個月約更新 6 ~ 7 次。
該模型所採納的變數:ISM 製造業及非製造業 PMI 、對外貿易、就業、批發零售、輕型汽車銷售、生產者物價、消費者物價、進出口物價、工業生產、新屋銷售、成屋銷售、新屋開工、家戶所得、實質個人支出等,此模型納入許多美國重要基本面數據,除了可以作為 GDP 季增年率的參考,也可視為美國經濟基本面的綜合型觀察指標。
美股不至於急轉直下 反彈可期
2月下旬,該模型還預測美國第一季經濟將成長2.3%,但到了2月28日已經反轉為萎縮1.5%,3月3日預測的縮幅進一步擴大至2.8%。據3月6日預測顯示首季經濟可能萎縮2.4%,但最近一次公佈有上修至衰退1.8%,負值有收斂。
當然市場關注的聯儲發佈的預估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不只這一家,還有其他三家,只是亞特蘭大隨時會跟著經濟數據而變化,讓市場覺得較即時,其他三家預估的第一季GDP分別是紐約聯儲+2.69%、達拉斯聯儲+2.65%、聖路易聯儲+2.33%。
我們認為第一季GDP目前看來負值的機率不大;美國未來進入經濟衰退風險雖上升,但美國目前經濟依然穩健,研判美股不至於馬上再急轉直下,在這空窗期下,應該有一波反彈可期。
短期不會轉空頭 以後就不一定了
我們認為川普總統在尋求歷史定位,所以進口關稅或刪減政府支出等政策肯定會陸續實行,不過會拿捏其力道,短期內不會用力過猛,也就是會觀察指數高檔或低檔位置,當來到相對低檔區就會釋放正面訊息;反彈到相對高檔,就會釋出對關稅等較強硬的態度,讓短期指數維持箱型整理。
畢竟領導人不會希望就職後的短期內看到股市連續重挫或進入空頭的;但拉長時間(再一個月或2個月後)就不一定了,因為股市終究還是的跟著經濟面及貨幣面而行。
輝達本益比25倍 不是泡沫股價
輝達還是美股的精神領袖,假如可以止跌反彈,就有機會帶動股市走穩,以目前輝達股價除以今年的預估EPS,目前本益比約25.6倍,這樣的本益比不會是泡沫的股價,所以不至於再連續大跌,應該有反彈機會;但反彈強度則取決於EPS是否遭下修(未來的成長性)。
台積電預估獲利 本益比約16倍
台積電是台股的燈塔,以今年預估的EPS 60元來計算本益比約16倍,短線再大跌的空間相對有限。
不過反彈空間也不大,因為第一季營收沒有讓市場興奮且上檔套牢反壓沉重加上季線下彎,短期間股價陷入大箱型整理機會大,中長線股價趨勢則是看景氣、資本支出再擴大後對毛利率、獲利率…等的影響來判斷。
FB按讚:鑑股知金 王兆立
從歷史經驗觀察,中長期多頭要轉換成為中長期空頭需要一段時間醞釀,除非遇到不可預測的重大利空才會短時間形成,所以我們認為目前還不用太擔心,控制好持股比重即可。
但若一個月或兩個月後美國經濟數據無法改善,到時就要謹慎保守,目前選股以展望佳的電子股為主。
歡迎各位好友加入FB粉絲專頁按讚(鑑股知金 王兆立),未來會不定時發表指數及各股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