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近期推出的關稅政策對盤面影響逐漸淡化,美股逐步擺脫之前的頹勢,除非之後的對等關稅超出市場的預期,否則指數仍以大箱型整理為主,轉強點在站上23943點;轉弱點在失守半年線22739點。
台股近日結構有轉好跡象,之前跌深的類股或個股出現反彈,由於這些個股股東人數很多,若可以波段反彈對人氣的回流很有幫助,就像鋼鐵股的大成鋼、中鋼、中鴻等,塑化股中的台塑集團,航運股的裕民、長榮、陽明等,記憶體的南亞科、華邦電、威剛等。
不過波段漲幅大的股票出現高檔震盪走勢,矽光子的光聖、眾達KY、聯鈞、環宇KY等,另外市場傳美推動英特爾分拆晶圓廠,組合資公司由台積電營運,加上Q1營收可能只有財測低標及川普的晶片關稅,導致台積電股價大箱型整理為主。
美方三劇本施壓台積電 美國製造
傳美方三劇本施壓台積電,希望以「不收購」為前提下,支援英特爾、加速先進晶片在美國製造的腳步,重振雄風。
消息人士透露,美方給台積電三項方案,一是在美建立先進封裝廠,二是與美國政府及多方合資入股Intel Foundry業務,或直接由英特爾承接台積電在美客戶後續封裝訂單。
供應鏈透露,在美增設先進封裝廠為可行且傷害最小之方案,然而川普是否滿足於此,有待觀察。
不過英特爾及台積電13日皆不對市場傳聞進行回應。若屬實英特爾將受惠,迄週四收盤股價已連漲四天約25%,除了現金流可獲得改善,未來重心也能放在設計和平台解決方案上;但對台積電的影響偏向不利。
中長線布局AI應用端新族群
繼2022年生成式AI引起市場極大關注後,2025年DeepSeek同樣引起投資人巨大迴響,主要是採平價和開源模式,被視為全球AI殺手級新應用,讓AI從訓練轉向推理,使得未來AI模型從大模型創建更小、更有效率的的模型,可以帶來AI長期需求成長。
2025年金融市場對AI產業投資機會可能會重新評估,因為從近年AI產業發展路徑,首先是全球AI先基礎建設,包括算力建置、模型訓練等,帶動GPU、散熱、機殼、CPO、CoWos、連接元件等需求發展,股價也隨之大漲。
不過在DeepSeek出現後,將加速AI普及,對消費應用端、邊緣運算有利,將刺激終端AI設備(AI手機、AI PC)需求提升,再帶動AI硬體需求上來,形成邊緣AI潛在換機潮,未來AI受惠族群不會只有輝達或過去的舊AI個股獨享,而是會擴大到新受惠族群。
我們認為對於應用端AI PC、NB(手機)、邊緣運算(IPC)、機器人、資安/軟體、ASIC IC等有利,可特別留意這些個股中長線的布局。
GTC大會買盤進場 輝達率先反彈
至於舊AI硬體個股,以跌深反彈視之,主要正面消息在輝達美東時間2/26日盤後將公布的財報及財測,可望優於市場預期。
GTC大會將於2025年3月17─21日聖荷西舉辦,數千名開發人員、創新領袖與企業領導者將齊聚一堂,體驗人工智慧和加速運算如何協助人類解決最複雜的挑戰,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主題演講,對AI股價有助益。
市場卡位的買盤陸續進場,由輝達率先反彈,有機會帶動台灣舊AI個股反彈,酌量搶反彈即可,畢竟大多數個股股價不容易再波段大漲了。
繼輝達GPU的新秀ASIC:拉回再留意
何謂ASIC?在AI時代為何重要?ASIC是「特殊應用積體電路」,不同於通用的CPU(中央處理器)以及GPU(圖形處理器),ASIC是針對特定應用所設計的專用晶片。AI應用多樣化和專業化, ASIC能根據特定任務需求訂製優化,實現更高的運算效率、較佳的能耗表現 、在大量導入後攤提成本,總體費用可比GPU低。為了降低對輝達的依賴,Google、亞馬遜、微軟、Meta等4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都積極投入自研晶片,並找上「IC設計服務商」協助打造ASIC,連打造ChatGPT的OpenAI,曾傳出和博通討論ASIC晶片合作的風聲。
- ASIC兩大巨頭:博通、邁威爾合計市占6成以上
- 博通(Broadcom):客戶包含Google、Meta等
- 邁威爾(Marvell):客戶包含亞馬遜、微軟等
- 台灣:世芯KY 3661、創意3443 、智原3035 、聯發科2454 、聯詠3034、 矽統2363等
世芯-KY 3661:
- ASIC指標股
- 擁亞馬遜ASIC訂單,2024年5月亞馬遜斥資新台幣5.35億元參與私募224,537股(每股2,382元,共斥資5.3億元,占世芯股本0.28%)
創意3443:
- 台積電投資34.8%
- 曾傳出為微軟自研晶片Maia的ASIC協力廠商
智原3035:
- 聯電投資13.8%
- 加入Arm車用生態系(車用ASIC創新),英特爾晶圓代工設計服務聯盟
聯發科2454:
- 手機佔比相對高
- 與輝達合作布局AI、車用等
聯詠3034:
- 驅動IC與系統單晶片(SoC)為主
- 將拓展ASIC業務
AI PC、AI NB:
CES展覽從英特爾、AMD 到高通、NVIDIA 等巨頭紛紛展示了全新的AI PC 架構與產品藍圖,不約而同指向2025年將是AI PC的關鍵轉折年。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廠商選擇了不同的技術路線與市場切入點,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戰略布局。這不僅預示著AI PC即將進入全面商業化階段,更暗示新一輪的市場洗牌即將到來。
宏碁董事長陳俊聖表示,原預估AI PC甜蜜點將落在今年第3季,看來會更早一點發生。
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Luca Rossi預測,AI PC的普及率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達到40%-50%,甚至高達80%。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2025年全球AI PC出貨量將達1.14億台,年增165.5%。
研調機構 Canalys 的數據顯示,AI PC 將在 2025年成為市場主流產品,2026年 AI PC銷售佔整體PC銷售的一半以上,並在2027年達到出貨量佔比60%。
受惠股:華碩2357、宏碁2353、譜瑞KY 4966、祥碩5269。
譜瑞-KY(4966):
- USB4 Retimer 已打進超微、高通、輝達等系統AI PC平台
- 與輝達(NVIDIA)合作,展開AI與遊戲等產品認證
- 看好AI(人工智慧)與高階筆記型電腦今年表現
- 展望第一季,淡季不淡
- Q1營收介於1.21-1.34億美元,季減5%至季增5%之間,毛利率介於42-46%
- 擬分別於2月6日~3月14日以及3月17日~4月2日執行2025年第一次及第二次庫藏股各110萬股,買回區間價格皆為495~1,110元。
BIS「白名單」9家台廠入列
台積電已通知中國客戶自今年1月31日起,16奈米以下產品,必須由BIS「白名單」上的業者進行封裝,否則台積電不會接單和出貨。
上述規範是藉由相關禁令,避免先進晶片流向中國,預期會有轉單效應。
目前台積電南京廠主要生產16奈米製程的晶圓,服務對象以中國客戶為主,包括華為、比特大陸、比亞迪等,有助當地發展自駕車、無線通訊技術。
BIS最新版本「白名單」 9家台廠入列包括台積電(2330)、聯電(2303)、欣銓(3264)、日月光投控(3711)、全智科技(3559)、微矽電子(8162)、力成科技(6239)、矽格(6257)及瑞峰半導體等可望受惠。日月光投控(3711)、矽格(6257)拉回可留意。
FB按讚:鑑股知金 王兆立
歡迎各位好友加入FB粉絲專頁按讚(鑑股知金 王兆立),未來會不定時發表指數及各股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