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7日

防控漸寬 年底吃飯行情值得期待

週五(12月2日),A股三大指數分化明顯,滬指震盪回踩週四(12月1日)跳空缺口以後基本維持震盪,最終以微跌報收;創業板指則是低開沖高回落,維持紅盤運行。截至收盤,滬指報3156.14點,跌0.29%;深成指報11279.79點,跌0.39%;創指報2383.32點,漲0.09%。

板塊方面,數據要素題材橫空出世,佳華科技、浙數文化、安妮股份、海得控制、卓朗科技、華揚聯眾、中廣天擇漲停;抗菌面料概念受資金關注,龍頭安奈兒11天9板,鳳竹紡織、如意集團、眾望布藝漲停;抗原檢測、醫藥商業板塊漲幅居前,貴州三力、桂林三金、嘉事堂、豐原藥業等漲停;虛擬電廠概念股午後發力,科華數據、科陸電子漲停;信創概念走高,法本資訊、卓創資訊、浪潮軟體、英飛拓、金橋資訊漲停;乳業股維持熱度,燕塘乳業、陽光乳業、三元股份漲停;鈉電池概念股反復活躍;地產股大幅回調,中國武夷、信達地產、南國置業、中華企業等跌停;煤炭、燃氣、銀行板塊均表現低迷;汽車整車、中船系、貴金屬板塊跌幅居前;供銷社板塊走弱。

週五(12月2日)市場熱點主要集中在重要事件相關板塊上,就是本月10日左右將要召開的重要會議,這次會議將首次提出投入和產出問題,當然對相關受益的東數西算、數字經濟、大數據等板塊都是利好。

所以,週五這些板塊都是漲幅靠前,在利好沒有兌現以前,大家還可以留意。

一方面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態可能從12月開始縮小加息幅度,週邊股市受此消息大漲;另一方面受益於防控政策的持續優化,增強了市場對於經濟復蘇的預期。雙重利好因素疊加,本週A股出現明顯的上漲行情,各指數都呈現出震盪走高的形態,同時成交量也是溫和的放大。

週四(12月1日)大盤再次跳空向上,技術上,第二個缺口是加速缺口,可以回補;也可以不回補的。總體來看,大盤一周內連續兩次跳空,看似很強,但週四(12月1日)第二次的跳空向上,實則留下了上行隱患。因為滬指上攻逼近3200點關口沒有量能,且上影線過長,加上盤面群魔亂舞,消費、醫療、房地產、晶片、信創等板塊,全部輪流了一波,資金都想做。結果沒有一個完全勝出,虎頭蛇尾的一天啊。所以,週五(12月2日)滬指回落補缺,還算是正常的技術性修正。

目前整體來說,A股的市場底已經確定,且從估值角度來說,目前A股有很大的吸引力,只是經濟預期改善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A股的牛市可沒那麼早來。但是市場整體向上的趨勢沒有變,年底吃飯行情依然值得期待,所以我個人認為,對整個的股市還是應該以偏樂觀態度去對待,但未來市場更多的是一種結構性機會。 

這兩週將陸續迎來12月政治局會議和一年一度的經濟工作會議,其中經濟工作會議是關鍵;政策預期是關鍵,而目前最大的兩個政策預期就是穩增長和防控優化。預計隨著穩增長的力度不斷加大,以及不折不扣、科學精准落實疫情防控優化措施,明年將形成低利率寬信用寬財政對股市友好的氛圍,對股票市場的穩定支撐作用就大幅提升。

目前反轉行情有三大利好因素:一是10月PPI同比、出口同比增速已經降至0以下,當前已經進入到本輪盈利下行週期的中後期,而“市場底”通常會先於“基本面底”出現;二是美國CPI同比增速出現邊際回落,海外加息幅度有望減緩,預計到2023年下半年,美聯儲貨幣政策有可能出現轉向;三是政策密集出臺助力經濟發展,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廣,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基礎依然穩固。

而在穩增長方面,雖然近期地產的利好很多,但其肯定是已經無法重返經濟支柱的角色。所以從當前至2023年一季度,可以關注中字頭及國企概念股的價值修復行情;明年二季度及以後,市場風格將重回中小盤成長風格。

未來不能再用老眼光看電信行業,也不能簡單再用延續幾十年的用戶增長等老指標、老模型來評估電信行業的新價值。電信行業正在數字經濟新賽道上全面升維,估值模型也需要與時俱進地進行重塑。以當前雲計算廠商4到8倍的市銷率估值,中國聯通僅雲業務市值就有較好的提升空間。

今年國內各地的疫情持續反復,這對國脈文化的本業衝擊很大,畢竟國脈文化有近一半以上的主營業務,不斷因疫情而停擺。疫情導致國脈文化原本既定的混改到現在遲遲未能啟動,這是今年國脈文化股價弱於大盤走勢的主因。

雖然莊家借助疫情反復,操縱打壓國脈文化股價;有持股者的大戶也在拼命出逃帶血的籌碼,但國脈文化是元宇宙賽道的領跑者,且未來1-3年,國脈文化的淨利潤將迎來倍數高增長率,所以只要你不加杠杆;只要國脈文化不破產不退市,股價跌下來你根本就不用恐慌。等時間點一到,30-50元是隨時可見。何時國脈文化的成交量放大到25-35手,就是倍數行情啟動信號!

延伸閱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訂閱168電子報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