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連漲之後,週五(6月6日)A股全天窄幅整理,盤面熱點匱乏,個股上漲和下跌家數基本相當。截止收盤,上海綜合指數為3385.36點,小漲1.26點,漲幅0.04%;深證成指跌0.19%;創業板指跌0.45%;北證50跌0.53%;科創50跌0.48%。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15萬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384億。本周,滬指累計漲1.13%;深證成指漲1.42%;創業板指漲2.32%。
週五(6月6日)來自CPO板塊的新易盛漲2.92%、中際旭創漲0.55%,與PCB概念跌0.80%的勝宏科技,全天成交額排在市場前三,但它們漲跌不一;沿著成交額榜再往下看,同為科技股的兆易創新收盤漲4.7%,拓維資訊卻下跌2.66%。這說明,板塊內部還是有一定分歧。
另外,週五(6月6日)券商股普跌,其中,本周券商板塊領漲龍頭光大證券跌4.13%,華鑫股份跌2.88%,湘財股份、錦龍股份、紅塔證券、東興證券、中國銀河等跌超1%。所以我個人認為,下週一行情是有技術調整需求的。
在A股市場生態中,券商板塊作為反映市場活躍度的“晴雨錶”,與“人工智慧+”等科技賽道共同構成市場上行的核心驅動力。二者若持續處於蟄伏狀態,市場做多情緒將難以有效凝聚,指數級別的全面牛市亦缺乏現實支撐。唯有“牛市旗手”券商板塊和“人工智慧+”雙輪驅動形成共振效應,才能激發市場交投熱情,為資本市場的長期繁榮注入持久動能,築牢牛市形成的底層邏輯。
今年以來,A股市場呈現科技、消費、醫藥三大主線輪動特徵,並在主線調整期顯現出銀行板塊與高股息資產的防禦屬性。值得關注的是,科技板塊內DeepSeek概念、人形機器人、AI應用等細分領域自二季度起進入階段性調整,年內漲幅被美容護理、寵物經濟、生物醫藥創新等題材超越不少。與此同時,金融板塊中銀行股屢創歷史新高,但券商板塊卻未能同步啟動,直接制約了市場賺錢效應的擴散,導致市場整體呈現結構性分化格局。基於市場運行邏輯與歷史經驗,我們認為,A股市場若要在中期維度重啟結構性牛市,券商與科技主線的有效突破是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
儘管本周證券板塊與科技賽道一度出現連續放量上漲,釋放出積極的底部信號。但需要明確的是,市場趨勢的扭轉需要時間與量能的持續驗證。當前市場仍處於關鍵觀察期,若兩大核心板塊無法持續強化領漲效應,市場情緒的全面修復與牛市格局的最終確立仍將面臨較大不確定性。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券商與科技板塊的量價關係變化,以及其對市場風險偏好的帶動作用,以此作為判斷市場趨勢演變的重要依據。
6月,科技板塊將迎來密集的事件催化,景氣有望持續。同時,成長股估值、流動性也將受益于弱美元環境,有望表現出更好彈性。具體配置方向上,可以關注的主題和產業趨勢主要有:AI端側(包括AI手機、AI眼鏡),2025年被視為端側AI爆發元年,預計到2030年全球AI智慧眼鏡銷量將達8000萬副、AI大模型,6月7日至8日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大會將以“行業大模型應用與發展”為主題,探討其在垂直場景中的突破與創新、人形機器人、可控核聚變、深海科技,2025年深海科技首次被寫入工作報告,各地也陸續出臺相關支持政策,AUV、ROV兩種水下機器人的上游供應商將率先受益,以及無人駕駛。
板塊方面,有色金屬板塊領漲,盛達資源、白銀有色、湖南白銀、盛達資源漲停,興業銀錫漲8.21%;農化製品概念股表現活躍,蘇利股份2連板,美邦股份、長青股份漲停;創新藥概念股午後回暖,新諾威、海辰藥業20cm漲停,常山藥業漲15.12%,股價創歷史新高;海南本地股盤盤中異動,羅牛山漲8.36%、海南瑞澤漲7.49%、 海南高速漲5.33%;大基建題材局部活躍,仁智股份、中衡設計、重慶建工漲停;算力產業鏈震盪走高,南淩科技20cm漲停,青雲科技漲15.31%;新消費概念股集體調整,中寵股份跌8.80%、廣博股份跌8.25%、豪悅護理跌7.09%;足球概念股下挫,康力源跌8.06%;數位貨幣概念股深度回檔,翠微股份、海聯金匯等跌超7%;IP經濟、證券等板塊跌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