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圍股市普遍上漲的帶動下,週五(5月10日)A股三大指數高開,盤中內資、外資全線大幅流出,引發大盤回落,滬市最低回踩3137.15點。隨後房地產、電力等藍籌股拉升,帶動大盤逐步反彈,滬市最終以微漲報收;深成指、創指收窄跌幅。總體來看,個股呈普跌態勢,超3800只個股下跌。
截至收盤,滬指報3154.55點,漲0.01%;深成指報9731.24點,跌0.58%;創指報1878.17點,跌1.15%。北向資金全天淨賣出63.04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賣出21.34億元;深股通淨賣出41.7億元。本週北向資金累計加倉逾48億元,連續3週淨買入。
當前A股的走勢特徵讓很多股民感覺不舒服,要不是一根中陽後連續陰跌;要不就是一根中陽起來,追過去是調整,賣了又漲起來。板塊無持續性的反彈,也難怪激發不了市場人氣。
技術上,週五(5月10日)滬指探底回升,有吊頸線的味道,策略上,我還是那句話,中期行情繼續看好,短期調整沒有結束,畢竟上攻3200點,除了需要量能堆積之外,盤面還必須要有能夠持續上攻的AI+主心骨。
本週科技股題材股普跌,市場虧錢效應蔓延,跌幅靠前的板塊主要是AI語料、Sora概念、Kimi概念、ChatGPT、AIGC、遠程辦公、傳媒、短劇、遊戲、算力、ST板塊等。嚴格來說,4月底季報、年報公佈結束以後,5月份人工智慧概念股應該要反彈了,但為何五一節後卻是連續走弱?主要原因是:4月30日,滬深證券交易所修訂完善並正式發佈相關退市規則(統稱“退市新規”),誰也不知道下一只要退市的個股是誰?所以,市場資金選擇撤離題材股市場資金選擇撤離題材股;拜登政府5月7日撤銷了晶片企業對華出售許可證;兩大晶片公司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週四(5月9日)晚出業績大跌利空;週五(5月10日),美國被曝“最快下週”對華加征關稅,涉電動汽車、光伏等關鍵領域。
展望2024年,隨著全球以AI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發展,以及中國強推新質生產力,通信行業投資將圍繞“AI算力、國產替代、衛星互聯網”三條主線展開,重點關注運營商中國電信長期投資價值。
板塊方面,住房限購“鬆綁”,港股世茂集團在週四(5月9日)大漲33.33%的基礎上,週五(5月10日)一度飆升逾93%,2日股價上漲1倍多,引發A股房地產板塊午後走高,天地源、濱江集團、南都物業、我愛我家、中交地產、招商蛇口等漲停。
合成生物概念反復活躍,人造肉方向強勢,雪榕生物20cm漲停封板,雙塔食品、嘉華股份等漲停。
國家能源局新聞發言人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今年以來,電力消費延續快速增長態勢,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達到2.34萬億千瓦時。電力板塊走強,九洲集團20cm漲停,明星電力、華銀電力、西昌電力、贛能股份、樂山電力等漲停。
染料概念股持續調整,聯合化學跌8.44%、雙樂股份跌8.01%;幹細胞概念股陷入回調,冠昊生物跌12.37%、開能健康跌10.96%;半導體、光刻機板塊走弱,東芯股份跌10.18%;人腦工程、免疫治療、飛行汽車、銅纜高速連接、存儲晶片、輔助生殖、ST等板塊跌幅靠前。
除了合成生物概念之外,近期市場每天都是不同熱點,4月26日炒證券、量子科技;4月29日炒房地產、新能源;4月30日炒合成生物、家電板塊;五一長假後,5月6日炒合成生物概念、化學製品;5月7日炒低空經濟;5月8日炒細胞免疫治療概念、合成生物概念;5月9日炒動力電池、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週五(5月10日)輪到房地產、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