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1日,台北股市大盤指數收盤價23730點,創下去年7月17日以來的新高後開始回落,至本周二(3月11日)大盤最低來到21769點,短短11個交易日內大跌1961點,跌幅8.2%;同時,美國道瓊工業指數下跌2253點(跌幅5.1%)、那斯達克指數下跌2286點(跌幅11.7%)、S&P500指數下跌485點(跌幅8%)、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836點(跌幅16.2%)。
台灣電子股 相對那指、費半強勢
相比之下,台股跌幅小於那斯達克及費半,顯示台灣電子權值股仍相對強勢。然而,市場受川普關稅政策反覆、美國經濟不確定性及台積電(2330)與英特爾合作等影響,周四大盤長黑重挫316點,短線技術面偏空,投資朋友要留意風險。
台積電 990元以下是最好買點
台積電(2330)股價跌破千元是否是買點?答案無庸置疑。本周我接受三立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零股市場投資人於千元附近積極買進很聰明,台積電的高成長才剛開始,若股價回測950元還可再加碼。因為AI產業發展不會因川普政策或股價波動而改變,雖然技術面990元以下是最好買點,但我仍選擇在董事長魏哲家召開記者會隔日以1005元加碼進場。魏哲家在台大EMBA講座中,以「如果沒有台積電」為題演講,幽默闡述台積電對現代生活與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包含自動駕駛將會在明年全部都不見。
5個理由 投資英特爾應該是利多!
近期市場傳出台積電與輝達、博通、高通、超微合作救援英特爾晶圓代工,並加碼投資千億美元於美國,台積電為什麼要這樣做?原因:(1)魏哲家在台大演講表示,在水、電、土地與人才充足的情況下,蓋一座晶圓廠需2.5年。(2)魏哲家記者會說,台積電訂單滿載至2025年,產能遠不敷需求。(3)若順利接管英特爾晶圓代工,未來可能無需再投入千億美元投資美國。(4)英特爾新任執行長陳立武為馬來西亞華人,與台積電溝通可望更順暢。(5)英特爾擁有六座晶圓代工廠及四座封裝廠,市場傳言其封裝技術優於台積電,若台積電接管,或可學習其先進封裝技術。如此看來,若台積電能直接接管英特爾晶圓廠,不僅可省去蓋廠時間與資金成本,還能迅速取得營收與技術優勢。
老AI伺服器組裝 出貨強到下半年
GTC大會在即,摩根士丹利報告預計至2027年AI半導體市場年複合成長40%,佔全球半導體需求35%。市場關注老AI伺服器組裝廠營收與股價,業界預估2月營運動能強勁,出貨動能可望延續至第二季甚至下半年,推動因素包括:(1)輝達(NVIDIA)GB200出貨良率提升。(2)美中AI基礎建設需求強勁。(3)ASIC與通用伺服器需求同步增長。
廣達 相對抗跌 回測支撐逢低布局
廣達(2382)2月營收1505億元,創史上同期最高。GB200機櫃訂單主要由鴻海(2317)、廣達承接,供應鏈表示硬體問題已解決,軟硬體測試完成後,GB200就可望大幅出貨。即便GB300即將發表,我認為到量產還有六個月空窗期,GB200需求可望如業界預期的大放異彩。股價尚未突破269.5元封關價,但整體走勢相對大盤抗跌,回測支撐時可逢低布局。
鴻海 160元以下伺機進場波段操作
鴻海(2317)手握輝達與蘋果大單。本月初蘋果宣布未來4年在美投資5000億美元,其中包括與鴻海合作的美國AI伺服器製造工廠,預計鴻海營收未來肯定可以突破7兆元。但市場更關注毛利率變化,若能如劉揚偉董事長預期,將毛利率提升至7-10%,股價將水漲船高。目前股價偏弱,研判152元下方支撐較強,跌破160元時資金充裕的朋友可伺機進場波段操作。
廣宇 恭喜獲利全出!48.1元以下可再進
廣宇(2328)本周突破50元關卡至55.8元,周四(3月13日)通知會員全數獲利出清,本波大賺約40%,也恭喜本欄讀者一起大賺!廣宇配合鴻海集團布局進軍AI伺服器領域,今年全年營收獲利預計成長3成以上。接下來輝達GTC大會在即,廣宇董事長李光曜專精機械,旗下高毛利機器人托鏈線產品已出貨國際兩大機器人大廠,並送樣另一家大廠認證,該產品毛利率與電動車高壓線束相當,預計隨機器人產業需求上升,未來訂單將持續擴大。股價操作建議:研判48.1元以下具支撐力道,若盤中有明顯震盪下跌,建議還可伺機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