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市場研調機構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LEDinside預估全球LED智慧照明市場規模可從約23.5億美元擴增至2020年的134.27億美元。然而雖然LED照明燈具進入低價時代,但由於社會進步的效益,可讓消費者迅速的採用LED照明技術節能,再配合物聯網與AI智慧家庭的趨勢,智慧照明市場的規模化產生出更多的、更高的需求。
智慧照明市場規模快速成長
在智慧家居中,智慧型燈泡是核心的AI智能產品之一,透過手機APP的遠程控制,實現調光、調色等多種功能,可以讓人們居家生活感受到更加舒適便捷的幸福感之外,節能功能也在AI的輔助下獲得更有效的應用,市場預估今年2025年的智慧照明市場的規模可快速達到約586億美元,這種產業趨勢對三一東林(3609)具有水漲船高的營運前景。
三一東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為–東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號3609– 該公司創立於西元2002年,早期只是HEP集團的電子科技事業部,以創新設計的概念發展工業及商業用途的專業照明,並且生產具有安全節能、智慧精巧特質的照明電子產品變壓器與電源驅動器。
三一東林 只有3.5億元股本
2021年4月之際,三一國際開始接管該公司,並更名為三一東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因此將營運事業拓展至電子科技事業部與汽車科技事業部兩大核心領域。目前HEP集團約有500名員工,全球擁有50多國的客戶,其中在德國的子公司研發部門與台灣總部一起主導開發與產品認證,其銷售團隊可快速獲得歐盟產品標準認證之外,更可以優質的服務即時快速的發貨提供給歐洲區客戶。
去年三一東林(3609)積極的介入智慧照明市場,並且在德國法蘭克福照明設備與建築展中順利拿下超過2億元的訂單,以目前只有3.5億元的股本來說,這將成為該公司未來業績的主要成長動能。
除此之外,三一東林(3609)今年會處分台中總部大樓與中國大陸中山廠的廠房利益。外傳台中總部大樓的售價不斐,而且當初取得的成本低,因此一旦有此部分的業外獲利入帳,EPS的貢獻度將會相當可觀。
三一東林私募後 可望恢復融資券
至於中國大陸中山廠出售的金額也是令公司得到滿意,而這筆資金將會成立汽車維修廠,以發展該公司的汽車科技事業部。根據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PwC)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大陸乘用車維修保養業務在去年的市場規模達到約人民幣1.1兆元(約新台幣4.8兆元)規模,因此三一東林(3609)成立營運的汽車維修廠與高端改裝精品車市場,都將成為公司未來重要的營運成長動能之一。
近日三一東林(3609)經過主管機關核定通過,並透過法人股東的東及開發、詠陽投資完成約1億元、3140張的私募案,依照證交法規定該私募案股票自交付日起必須滿三年才可流通,而此次私募的目的除了可充實營運資金之外,同時也是為了強化內部人的持股穩定。
關於私募這個部份的利多是公司淨值第一季可回到10元以上,屆時三一東林(3609)也可順利恢復融資券的信用交易,對股價成交量擴大與股價的活絡也會有所助益。
三一東林(3609)在董事長陳睿謙先生上任之後,不僅讓公司業內積極的掌握利基市場的營運方向,更引領HEP集團走向國際化,因此市場開始傳言有神祕大廠將對其進行購併。該公司股價去年底收盤價為41.3元,去年12月份的月K線呈現量價俱揚,技術指標出現該跌卻不跌的買進訊號,研判接下來只要股價能夠穩健守在39.85元之上,股價會持續偏多挑戰51元附近的機會很大。
AR智慧眼鏡 獲國際大廠青睞
西元2021年號稱為元宇宙應用的起飛年,爆紅的元宇宙讓大家都知道其主要的硬體就是所謂的AR/VR設備。而這個產業領域現階段也受到美國科技大廠Google、Meta、蘋果的青睞。
Google朝向較為輕盈的AR智慧眼鏡發展。
Meta朝向既有的頭戴式裝置改良前進之外,也積極的進攻AR智慧眼鏡市場,在新款的Ray-Ban智慧眼鏡升級AI功能之外,Orion原型機更有語音、眼球追蹤與手勢偵測的功能。
蘋果則是研發新型多功能的頭帶式裝置,但售價昂貴的Vision Pro即便後續有較便宜的Vision Pro版本,但整個市場的反應似乎還比不上輕盈的AR智慧眼鏡。
根據TrendForce的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AR/VR設備的出貨量約512萬台,而從2020年至2025年之間的出貨量年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53.1%。
從產值的角度來看,根據QYR的資料顯示2021年全球AR與VR智慧眼鏡的銷售產值約204.7億美元,預估到2028年將會達到348億美元,這段期間產值的年複合成長率為7.4%。
而我們透過市場銷售對象與AR/VR眼鏡的功能可區分為一般消費者與工業/企業用戶兩種。
目前AR智慧眼鏡 三種技術主流
從整體的架構分析,AR智慧眼鏡主要是由硬體、軟體、內容、平台四個部份組成,目前AR智慧眼鏡的技術,業界有三種技術主流:
- 被動式微顯示技術。
- 主動式微顯示技術與。
- 掃描顯示技術。
這其中被動式微顯式技術是採用市場上比較主流的顯示技術DLP和LCOS,再加上LED或RGB的雷射器做為光源。主動式微顯式技術則是採用顯示更佳的Micro OLED技術。
現階段跨入產業的國際廠商,除了上述的Google、Meta、蘋果之外,也包含日本的索尼、中國大陸的華為、阿里巴巴、OPPO、騰訊、小米與南韓的三星,因此我認為AR/VR,甚至MR混合實境,今年2025年的投資潛力也不容小覷。
對於台灣廠商的概念股供應鏈則包含:玉晶光(3406)、宏達電(2498)、瑞昱(2379)、威盛(2388)、美律(2439)、驊訊(6237)、今國光(6209)等,建議投資人可以追蹤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