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市場瞬息萬變的年代,有人看K線、有人看新聞,但真正能左右價格走勢的,是喊出方向、搖動情緒、讓對手提前棄械的狠角色。而這一次,市場再次見證了「楚楓效應」的威力。
一週前,楚楓我公開喊話:「空油的時機到了!」這不是隨便喊喊,也不是抄新聞,而是基於對沙烏地阿拉伯政策耐性、對OPEC內部傾軋、對未來需求與川普式混亂的抽絲剝繭後的斷言。
空油一聲吼 沙國嚇到抖
然後,第二天事情就發生了,沙烏地急了!看到英文版的168楚楓專欄後,OPEC+決議加速增產。妙就妙在時機與反應速度,楚楓喊空後不到24小時,維也納的多瑙河畔傳出消息:
「沙烏地阿拉伯要求OPEC+從6月起每日增產41.1萬桶,總增產幅度接近百萬桶,幾乎抹去近兩年減產成果。」
這是什麼概念?這不是油市修正,這是政策直接跪服。因為沙烏地非常清楚——如果不主動開閘、搶先清倉,市場將被空頭風潮直接壓垮。與其坐著等油價跌,不如自己親手把價格打下來,至少還能搶到市佔率。也難怪市場戲稱:「沙烏地怕楚楓。」
開市跳空大暴跌
5月6日週一開市,油價不等人,布侖特、輕原油雙雙跳空下挫,盤中跌幅近2%。這跌法是「政策層面直接認證空軍勝利」的走法。從金融市場技術派的語言來說,這叫「共識反轉」;從我楚楓的角度來說,這叫:「他們撐不下去了。」
空單滿江紅逼迫OPEC+默認——我們的減產策略已經破功,需求根本不會如預期復甦,那就乾脆開始放手增產,比氣長,看誰能活得久。



為何我敢喊空?
看懂三件事就贏一半。
第一、沙國要懲罰不守規矩的盟友:
伊拉克、哈薩克等國長期超產,沙國這次乾脆不演了,直接增產教訓他們:「你愛搶就搶,反正大家都沒好日子過。」
第二、美中貿易談判只是煙霧:
別再相信什麼「貿易解凍=需求回升」的童話故事了。川普現在正在忙著升高關稅準備選舉造勢,哪有空給油市打強心針?
第三、美國頁岩油成本就在眼前:
沙國這一波增產,是一石二鳥:一顆石頭清算盟友,另一顆石頭狙擊頁岩油商。只要紐約油價穩定在60美元以下,就能慢慢拖垮美國高成本產能,把市場變成沙國的專屬舞台。
能源債快爆了
這一波不是回檔,因為空油劇本才剛剛揭開序幕。當沙國選擇放棄撐價,當OPEC+進入戰國時代,當川普還在搞關稅、油市需求低迷,整個局面對多頭來說就是一句話:「無從招架,只能投降。」而對我楚楓來說?這只是戰略的第一步。
沙烏地阿拉伯一聲令下、OPEC+每日增產步調直逼百萬桶,美國能源市場彷彿聽見骨頭裂開的聲音:那不是油井在吶喊,而是高槓桿頁岩油企業的債務防線開始崩潰,美國能源業財報的黑洞正在張嘴。
這波以低價搶市佔率量的空襲,不但重新豎立沙烏地在油市的定價權,也針對美國高成本產油者的殘酷考驗。在油價跌破損益平衡點之際,散戶會問「什麼時候反彈」,行家想問「誰先倒下」。
老問題、舊公司、新債災
美國頁岩油企業長年依賴債務融資與高油價預期維生。一旦油價跌破60美元以下,利息支出與現金流就開始出現死亡交叉,CHK 、WLL、CIVI就是市場上公認最脆弱的三家石油公司。
CHK曾是頁岩油革命的代表,如今幾度破產重整。債務結構雖已清洗過一次,但仍對油價極度敏感。若紐約油價穩定於55美元以下,CHK的自由現金流將再次轉負。
WLL在2020年破產後回歸市場,但業務規模大縮水。因為擁有大量高成本資產,抗跌性極弱。每桶油價每下跌5美元,債務槓桿比就升高一倍。
CIVI是新興的合併體,槓桿雖低於老牌公司,但營收全仰賴中部地區高成本頁岩區。若油價跌破60美元,可能出現投一次季暴虧損,已被多家避嫌基金列入2024年潛在信用違約對象名單。
爆炸邊緣的兩個訊號
高收益債(以下簡稱HY)是頁岩油業的資金命脈。油價大跳樓時,這些債券的違約風險將如病毒一樣迅速擴散。在那之前,會有兩大危險訊號。
第一個訊號是能源債殖利率飆升。2024年4月底以來,能源類HY殖利率飆至9.7%,為一年來新高,代表市場認為風險越來越高。
第二個訊號是資金撤出ETF。光是XLE與USO這兩檔期貨ETF資金近兩週淨流出達18億美元。ETF流動性枯竭會觸動更大賣壓,波及其他高收益債ETF,例如HYG、JNK。


特別是HYG,在5/8當天收78.5美元,權證總成交量達79.93萬張,其中認售權證佔總成交量的93.68%,認購權證佔6.32%。未平倉合約總計約826.72萬張,比近30個交易日均值高101.33%。
值得注意的是,成交價格為78.55 美元時,出現一筆7.33萬張的認售權證最大單,市值725.22萬美元,履約價為76.00美元,到期日為2025年9月19日。
成交量最大的履約價是76美元的Put,成交 13.42萬張。看過了這天的交易情況,讀者們有抱著原油ETF嗎?
信用風暴倒數計時
這些信用風險不會只困在幾家小公司身上,還會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以中型地方銀行來講,尤其是德州與北達科他州的貸款曝險過高,可能成為地雷區。貝萊德、富蘭克林坦伯頓 、太平洋等債券資產管理公司面臨淨值縮水風險;能源類股估值也會被下修,拉低標普能源指數。
沙烏地能容忍低油價、能擴大借貸,但高槓桿的頁岩油企業與依賴能源債的金融市場,卻沒有這個餘裕。當每桶50美元的紐約油價失守之後,我們很可能目睹信用風暴連鎖引發能源企業倒閉潮、地方銀行壓力測試結果惡化、高收益債券重新定價、能源資產資金大出血,更多錢湧向黃金。

從油井到債市再到美股
當油價跳水、頁岩油債券開始冒煙、ETF資金被抽離時,很多人可能還以為這只是商品市場在鬧脾氣。但對真正敏銳的投資人來說,這是來自地下的震鳴,而正上方的主建築,叫做「標普500」。
別忘了,標普500 不只會漲科技,包含範圍廣大,是美國經濟的神經中樞。當原油這條動脈一旦收縮,全身上下的血液循環就不可能無感。油價不會是掉了幾塊錢而已,會是正在演奏資產重估的序曲。
HY炸彈直接炸到金融股
前面提到油價下跌,其實最先出事的不是能源企業的股價,而是它們發行的HY,這些債券常被包裝在剛才提到的HYG、JNK 等類型的ETF裏,又是很多退休基金、保險資金的固定收益部位。
一旦違約風險飆升,基金淨值縮水,會倒逼資金拋售股票來止血。最先被砍的會是什麼?會是金融類股先被砍,如摩根大通、富國銀行等大型銀行,他們曝險能源債最多。
原本靠HY套利撐股價的退休基金與高槓桿收租股,一旦資金退出債市,這些股票也會被砍。從高風險邊緣資產撤退時,科技小型股也就跟著走弱。簡單講,能源債這顆地雷,現在是股市空頭的引信。
標普的鎮山石被拆了
能源類股雖然在權值上不像科技那麼風光,但是資金大、槓桿高、很多基金都靠它的穩定配息養殖收益部位。另外,油價與通膨連動強,債券與利率密切掛鉤等因素,在面對油價崩跌時,市值縮水與殖利率失守會讓原本靠著撐住平衡配置的法人開始移動部位,原本放在能源上的錢不會消失,但會往哪裡跑呢?跑錯方向就會形成「被動砍股」連鎖。
舉例來說:XLE近兩週下跌近8%,資金外流達15億美元,同時標普500的防禦類股(如公用事業)也同步走弱,代表市場的冒險愛好度正在降低。
通縮警訊
很多人會說:「油價下跌不是好事嗎?可以壓低通膨、幫助降息!」
這觀點聽起來沒錯,但前提是需求健康的情況下。可是現在呢?這波油價下跌是因為OPEC+決定大增產,衝擊了供給面;美中貿易、歐洲工業數據不佳、全球未來需求惡化;美國零售銷售與ISM製造業轉弱,內需疑似放緩。
這情境下的通膨雖下降了,但企業獲利預期也同步下降,EPS被下修、PE難以撐高,標普500支自然進入「估值修正模式」。
大賣壓呢?
這場空頭大浪的連鎖反應,大致上會這樣啟動:
油價崩跌至能源股暴跌、能源債違約風險升高,然後債市利差擴大、HY的ETF淨值縮水、資金大撤離;接著看到股市資金的斷層,金融股與高槓桿股首當其衝。
愛講技術分析的人會看到標普指數的技術面轉弱、法人啟動賣壓、CTA空單排隊。
然後,投資人轉向黃金或現金部位,壓縮股市本益比空間,到了這一步就可以考慮進駐股市了。不過,還早得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