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利多因素:
(一)經濟具韌性:美國4月非農就業報告優於預期,Q1企業財報普遍優於預期,經濟仍具備韌性
(二)投資價值浮現:彭博數據台股預估本益比15倍,低於近五年平均值,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大盤利空因素:
(一)聯準會降息延後:因就業市場維持強勁,聯準會降息時程恐延後至7月甚至更晚,不利市場信心
(二)關稅談判進度未明:美國與各國持續關稅協商中,加上還有產業關稅的疑慮,市場變數仍多
(三)經濟衰退風險:IMF下修全球經濟成長率,關稅戰恐導致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
美中關稅戰大和解?不會就此結束
5/12 美中雙方同意將 4/2 以來所有報復性關稅取消,僅保留10%基本關稅及美國額外20%的芬太尼關稅。這次談判的順利改善了全球風險情緒,但未來的關稅戰仍充滿不確定性,回顧2018年關稅戰1.0,當時美中也曾在3月301報告後發佈和解聲明,市場情緒迅速回暖,但隨後川普馬上翻臉,接連推出多項關稅清單,導致股市再陷震盪。這次美中雖達成共識,但10%關稅仍會拖累經濟成長,此外川普對汽車、製藥、鋼鋁及半導體等「重點產業」的關稅非常堅持,將是未來最難達成協議的部分,因此關稅問題尚未結束,仍有許多挑戰待解決。
科技股有賣壓 美國製造、重電續受惠
隨著5/1台灣政府完成首輪磋商及5/12美中達成關稅共識,市場短期負面因素大減,投資人一片樂觀,然而關稅衝擊美國經濟數據疲弱(川普態度轉變的原因之一)和多項關稅仍在虎視眈眈等,都是市場的不安定因素。且全球主要股市基本都已收復4/2以來的失土,短期漲幅已大,需留意漲多獲利了結賣壓,預計市場將回到大盤震盪、類股輪動格局。科技股有逢高減持風險,反而關稅受惠產業,如美國境內通路、製造及重電設備出口,將可持續受惠,建議把握震盪逢低布局機會,除了仍以具備長期競爭力的產業 / 個股作為主要核心,可多元化佈局諸如重電、美國金屬通路等相關類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