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尖牙股」演化為「七巨頭」的市場熱潮,在媒體與名嘴推波助瀾下不斷推升,投資人容易受響亮綽號與短期新聞的吸引。然而,這種重短期、輕基本面的投資心態,往往會在市場過熱時進場,在風險升溫時卻殺低,最終損害長期投資報酬。
長期贏家 要耐心等待下跌後的機會
法盛盧米斯賽勒斯基金經理人阿齊茲強調,投資成功的核心在於「精準聚焦」與「高信念持股」。他提醒投資人,應警惕「近因偏差」——過度放大當前市場事件的影響,導致高估或低估企業價值。真正成功的長期投資,應耐心等待市場情緒修正後的合理機會。
Meta曾雜音大跌3成 之後卻大漲184%
阿齊茲以Meta為例說明。2022年,Meta因元宇宙投入過大,加上市場對「居家辦公經濟」的修正,股價大跌超過30%,多數投資人選擇停損殺出,因而錯過了2023年因AI話題興起、Meta大漲184%的黃金行情。其實在股價大跌後,持有優質企業的風險降低,此時增加部位更有利。
亞馬遜年年重挫 但抱緊長期遠勝大盤
阿齊茲指出,許多投資人將「風險」簡化為「價格波動」,但真正的風險應是「永久資本損失」。當我們將風險定義為帳面損益起伏,反而會在最不該賣出的時候賣出、最不該買進時追高。Amazon過去19年增14度重挫20~60%,幾乎年年都有重挫,但若能持有19年,報酬將可大勝羅素1000成長指數逾16倍。
七巨頭誰沒買過 但能真正賺大段的沒幾個
因此,阿齊茲強調,重要的不只是「持股內容」,更是「持股方式」。數千檔基金都曾擁抱七巨頭,但真正能完整參與漲勢者寥寥可數。許多基金在中途因短期虧損或新聞壓力減碼,反而錯失長期累積報酬的機會。
忍耐短期波動、專注價值、不情緒操作
總結來說,從尖牙股到七巨頭,這場由技術創新與市場情緒共同主導的投資熱潮,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報酬的啟示,更是投資心態與紀律的提醒。學會忍耐短期波動、專注企業長期價值、戒除情緒操作,才能在長期資產增值的路上走得更穩健。對真正渴望建立長期財富的投資人而言,這正是從七巨頭現象中應該汲取的投資啟示。